【明報專訊】「合唱除了講求節拍、音色和音準,最重要是默契。」九龍華仁書院42名學生與音樂老師陳家曦憑藉長時間的排練,大膽挑選北歐優美樂曲,花半年背誦長30多頁的外文歌詞及加深理解,終在韓國釜山國際合唱節同聲組擊敗6組來自韓國、俄羅斯等女子合唱國際隊伍摘冠,成為今屆全港唯一於該比賽奪冠的中學。
釜山的國際合唱節與本港合唱賽略有不同,大會除賽前以錄音帶和團隊履歷挑選入圍隊伍外,隊伍更需遠赴韓國5天參賽和交流,在比賽的20分鐘內,各隊須唱出4類指定歌曲,包括19世紀、民族、文藝復興和現代選曲。
花半年死背愛沙尼亞文
負責帶隊兼選曲的九華合唱團指揮教師陳家曦笑言,學生自4月報名起已加緊排練,他為求完美,特別挑選了一首北歐愛沙尼亞文的歌曲參賽,但歌曲全長30多頁,他說﹕「唯有聽錄音逾百次,再記下拼音教學生。」
有份背誦歌曲的中六生楊朗庭坦言,歌曲花了數月才琅琅上口,最初亦有懷疑老師選曲原因,但眼見同學之間沒有放棄,自己也加倍努力,「唱合唱團真的可以領悟人生態度,日後做事也會變得認真」。歌曲最後更被保加利亞籍評判形容是「為他們而創作」。
評判讚歌曲「為他們而作」
陳家曦又說,合唱團是參賽隊中唯一「男聲」,為男孩子排練動作花相當多時間,因為「男仔比較含蓄、不自然」,特別是其中一首需表達對女性的追求,要求學生「敞開心扉」。
合唱團成員鄭朗浧說,幸好在比賽一刻「豁出去」,表現理想,但不少比賽隊伍亦狀態大勇,所以他們沒想過會奪冠。身兼學生會會長的陳銘希說,宣布獲獎一刻喜極而泣,他認為參與合唱團令他在學生會繁重工作中減輕壓力。
為支持學生而一同遠赴韓國的九華校長陳崗坦言,平日工作繁重,未能專心欣賞學生表演,今次5天之旅正讓他放下工作,投入音樂世界,他亦提醒學生要以「昨日的我」為對手,不需與他人比較。
明報記者 鄭穎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