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全港矚目的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展覽昨日曲終人散,短短3星期吸引逾90萬人次入場,入場率近九成,而門券數量亦創下紀錄,例如近80萬張門券在6天內給搶購一空,創下本地單一節目售出門券總數紀錄,售賣紀念品的攤檔亦受惠,賺個盆滿鉢滿,售價近2.4萬、以999足金製的1比1《清明上河圖》卷軸,290套全部售罄,單是賣卷軸的生意額已近700萬元。
參觀人數比原版多8倍
電子版《清明上河圖》由本月9日至昨日在亞洲國際博覽館展出,吸引逾90萬人次入場,參觀人數較07年在港展出的原版《清明上河圖》高近8倍;電子版《清明上河圖》亦創下香港單一節目售出門券總數紀錄,《清明上河圖》較今年第二門券高銷量的「香港花卉展覽」(共售出32萬張門券),多近1.5倍。
《清明上河圖》亦為亞博打破多項紀錄,例如﹕每日平均有逾4.5萬人入場,展覽期間各餐飲食肆共吸引近30萬人消費。亞博在展期特別推出懷舊小食,深受市民歡迎,共售出2.37萬份爆谷、1.88萬支樽裝維他奶等。
爆谷維他奶受歡迎
售賣紀念品的攤檔亦賺個盆滿鉢滿,其中一檔售賣999足金製的1比1《清明上河圖》卷軸,290套全部售罄。負責人朱小姐表示,曾有從事黃金生意70多年的商人,豪擲逾14萬元購買6套收藏;亦有移居加拿大的港人一次過買10套,打算在加拿大轉售。
另一以售賣價錢大眾化紀念品為主的攤檔,經常被市民「迫爆」,檔主甚至要加開分店迎合需求,售價200至400元的水晶擺設屏風、水晶碟、水晶紙鎮,不消15分鐘便售罄;120至200元的月曆,全部3000個早已賣清,甚至高達7880元的絲質《上河圖》仿製品連王羲之書法套裝,亦幾乎被搶購一空。該檔昨日趁最後一日展覽減價促銷,《上河圖》砌圖、便條紙買一送一,盡最後努力售出所有貨品。
《清明上河圖》掀起一陣「搶飛」潮,康文署發言人表示,共收到23宗網上炒「黃牛飛」個案,已交警方跟進。
另外,康文署長馮程淑儀昨日到亞博巡視,她感謝負責佈置和管理的康文署員工努力不懈,晝夜辛勞,為展覽作出暢順的安排。她又稱,《上河圖》展覽帶動東涌一帶經濟,期望日後可舉辦其他有教育意義的展覽。
明報記者 楊曉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