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財政部第二度來港發債,但供零售客戶認購的2年期國債年利率僅得1.6厘,機構投資者3年國債年利率更低至1厘,遠低於財政部同年期在內地的二手孳息率。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指出,本港國債投標息率受供求影響,加上本港人民幣資金出路有限,市場對優質的定息產品需求強勁,造成息率偏低。銀行界人士亦指出,國債息率反映本港對人民幣產品供不應求。
機構部分 更低至1厘息
繼去年為慶祝60周年國慶來港發債,財政部昨日再次來港發行人民幣國債,總額為80億元,當中50億售予機構投資者,並首次透過中央結算系統(CMU)債券投標平台發行。招標結果機構投資者3年期國債票面息率僅得1厘,5年期國債息率為1.8厘,10年期國債息率則為2.48厘。
散戶買債 不如轉人幣存款
目前內地國債二手孳息率達2.78厘,對比財政部是次在港發行的國債,30億元零售債券息率得1.6厘,相差超過1厘。恒生銀行總經理馮孝忠稱,這反映本港對人民幣產品供不應求。他指人民幣屬風險較低的投資產品,即使利息低,仍會吸引投資者。而市場上有不少銀行提供人民幣定期存款,年利率由1.15厘至1.5厘,鎖定的年期也較短,由3個月至1年不等。
是次國債零售部分聯席牽頭行及入帳行之一的交行(3328)香港分行,其主管張衛中承認,機構投資者投標結果,對零售部分定價有間接影響。不過他強調,年息率1.6厘不算低,以美國3年期國債為例,孳息率僅得0.7厘,加上人民幣匯率短期內無貶值風險,自有其投資價值。他更透露,不少機構投資者落單金額以10億元計,而客戶包括本地、歐美及東南亞等地的銀行。
對於離岸國債息率遠低於在岸息率,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指出,本港國債投標息率受供求影響,由於本港人民幣資金出路有限,對優質的定息產品需求強勁,令投標結果息率較低。他續指,由於離岸和在岸市場分隔,人民幣的利息和匯率有偏差是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