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大藝術系三年級生﹕盼投身美術館工作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02日 05:59
2010年12月02日 05:59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近年香港積極推動文化藝術發展,西九龍文化區的公眾諮詢亦有很多市民踴躍參與。西九正式運作後,估計藝術人才的需求會大增。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三年級學生許智恩(Alice)希望畢業後可在美術館和畫廊工作,學以致用。

2010年暑假,Alice到杭州浙江美術館實習兩個月,主要負責文書工作,例如翻譯文件、處理圖錄等。當時碰巧美術館舉行農民展,展出中國農民藝術家的作品,Alice坦言實習最大得着就是認識了很多內地畫家及其作品,建立人際網絡。

Alice指實習工作雖然刻板,但她喜歡跟同事相處﹕「在學校碰到的都是學生,但美術館的同事來自不同部門、崗位,他們喜歡互相分享設計心得,讓我學到不少。」藝術是Alice的興趣,她抱着學習的心態在美術館實習,不覺得辛苦,「見識到內地美術館的運作,有一回看到館內高層人士在展廳裏創作,這樣的情形在香港頗罕見」。

西九工作機會料增

Alice有感內地人的藝術修養高,到內地美術館應徵不能只說自己會畫畫,要具體說出個人專長和對藝術的見解。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系主任莫家良表示,香港的美術館受政府規管,多着重行政管理;內地的則多獨立運作,比較着重藝術史,創作也較自由。

不少家長或會擔心子女修讀藝術,普遍認為當藝術家「無前途」。莫家良指出,西九正式運作後,藝術工作的機會增加,前景亦比以前明朗﹕「政府推動文化藝術發展,香港畫廊的數目上升,加上港人對藝術的接受程度愈來愈高,例如最近在亞洲國際博覽館展出的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也受市民歡迎。」他續說,就算參觀《上河圖》的市民不是全部看得懂,是次展覽也造就了一個接觸藝術的機會,提升市民對藝術作品的認識。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