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終審法院上周裁定投標前私下達成「圍標」協議並不構成刑事罪行,變相令政府投標制度崩潰。雖然無法律禁止圍標,康文署仍繼續有投標活動,昨日為明年的香港花卉展攤檔舉行競投。記者現場所見,競投氣氛仍然熱烈,絕大部分攤檔都高於底價成交。有檔主表示,圍標未必能選到心目中攤檔,同意要維持公平競投環境。
氣氛熱烈 有攤檔叫價逾100口
昨日上午首先競投快餐、食物類乾貨及售書攤檔,有20餘人出席;下午的花卉攤檔則有60多人出席競投。兩個時段的競投氣氛都頗為熱烈,平均需叫10多口價,位置優越的攤檔更需來回叫價逾100口才能成交。全日49個花卉展覽攤檔,總收入為194萬元,較去年下跌2.42%,而最貴攤檔則以13.51萬元成交,比去年高出近四成。
康文署總康樂事務經理(綠化運動)王惠琼表示,乾貨攤檔成交價與底價差距達7至8倍多,對盈利傾向樂觀,她說﹕「上午雖然較少人競投,但氣氛依然激烈,未有發現圍標;下午有更多人競投,圍標可能性更低。」
檔主:投理想攤檔須「靠自己」
以3口價用2.5萬元投得快餐攤檔的蔡先生表示,要投得理想位置的攤檔,必須「靠自己」,「每人心目中都有理想位置,圍標並不公平」。許小姐則以10萬元投得4個花卉檔,比去年少近6萬元,其中兩個攤檔更以底價成交。她表示,6、7年來均於同一攤檔擺檔,相信是其他競投者了解,故未有托價。她又指公司每年均會自行決定競投目標,為求心頭好不惜付出更多錢,並不會以圍標投檔,「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圍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