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打擊熱錢 忌令市民無辜受害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03日 05:59
2010年12月03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但凡舉辦任何大型國際活動,往往會實施嚴密保安措施,甚少顧及公眾的感受,例如在廣州舉行的亞運會,市民乘搭各種交通工具時均須反覆檢查,虛耗不少時間,令普羅大眾不勝其擾。香港最近為防止熱錢流入樓市,造成過熱炒風,推出打擊炒賣樓宇的措施,雖然立竿見影,樓市即牽起「撻訂」潮,但一刀切的削減貸款成數,令正常置業人士亦蒙受其害,為此亦換來不少怨言。

收緊按揭 對自用者不公

所以無論任何政府施政,都應時刻顧及民生,才能締造社會和諧。這些軟性管理若然做得好,香港可作為內地城市的榜樣,協助他們加速與國際接軌。

無容置疑,政府在壓抑樓市過熱的新措施中,針對兩年內轉售樓宇增設三級制的「額外印花稅」,對一些抱有在樓市短線買賣中獲利的投資者已造成窒礙,對壓抑過熱的樓市起一定成效,筆者對此表示贊同和支持。

但與此同時,政府亦採取了收緊物業按揭成數之措施,對打算買入樓宇自用的業主似乎有欠公平,一些具實力之炒家面對按揭成數收緊,因他們並無貸款需要,這些措施對其影響有限,作用不大;然而,有實際需要買樓或換樓的人士,如果缺少了足夠貸款支持,在驟失預算下,有機會難以按原定計劃購入心水物業,這豈不是也窒礙了經濟的正常發展嗎!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炒家難絕

原來實施之「七成按揭貸款」及「按揭保險計劃」政策經過多年經驗累積,證明貸款政策經得起考驗,但政府在這方面既無立場,又希望樓價能夠穩定向上發展,有自相矛盾之嫌,減少按揭貸款成數相信只會打擊零星「散戶」炒家,但對有心置業人士則造成極大不方便。

假若政府認為現時樓價略為偏高,筆者認為對於有經濟能力和良好信貸紀錄的用家給予足夠貸款支持亦不會增加授信風險,理由是97年金融風暴雖然產生了眾多負資產業主,但數據顯示負資產業主的壞帳情况偏低亦是鐵一般的事實。

其實,錢的流向是很靈活的,豈能單單靠打擊房地產的額外徵稅措施便能夠大功告成呢!古語有云,「你有張梁計,我有過牆梯」,他們大可將錢投入股票、的士牌照、舖位、甚至乎糧食、藥材、骨灰龕等市場圖利,到時候,我們又是否要阻止人家進行股票買賣、的士牌照買賣等等的投資行為呢?

要防止我們的經濟受到熱錢流入所造成的破壞,不妨考慮向他們徵收大額存款手續費,又或者向此類海外公司收取非標準稅率的利得稅,相信是控制熱錢流入的有效方法。至於某些人在此非常時期,仍然認為干預市場會影響本港之自由經濟體系形像,則是沒有承擔及蔑視整體民生福祉的自私想法。

簡炳權

卓智融資服務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歡迎來信提問

傳真:28690630

電郵信箱:edmundkan@splendorfc.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