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一年度的米芝蓮港澳飲食推介名單昨日出爐(見圖),今年收錄了257間來自香港的餐廳和酒店,當中有13間新增食肆得到星級評鑑,並有愈來愈多地道的食肆上榜。3間新獲選為1星(最高3星)的平民化食肆,預料生意會因此受惠,同時慨嘆通脹來勢猛,除維持品質留客爭生意外,早前已抵禦不了加風並已將成本轉嫁客人。
恆河﹕加風20年來最誇
「今年的加風,是我做了20年(飲食生意)以來最誇張的一年。」今年新成為1星食肆的筲箕灣恆河咖喱屋老闆謝添熀說,因要做印度咖喱,故需要不少奶粉做乳酪、醃料等,但價格由一年半前的每25公斤售500多元,升至近日的1600多元,升幅兩倍,雖然他沒打算在成為星級食肆後加價,但食物價格其實早於今年暑假便因通脹而調高約5%。
他說,筲箕灣東大街的舖租亦升得厲害,幸他與業主相熟,租金才較優惠,但他亦無打算在港再增加分店數目,反而正打算轉戰深圳市場。
何洪記﹕盈利跌 盼保家業
另一升級成1星食肆的銅鑼灣何洪記麵店,老闆何太坦言近期港元貶值,加上通脹,令食材價格上漲,如乾瑤柱便貴了五成,「油每次來貨亦加10元……加價現時都不會通知」。因此,其招牌雲吞麵在本月1日起,剛由28元加至29元。店舖是家族擁有,但租金升,亦難免增添成本,即使加價,盈利仍下跌一至兩成。她坦言,仍繼續做,主要是希望能保住老爺奶奶留下60多年的金漆招牌。
一點心﹕生粉漲價逾倍
同樣屬平民級的1星食肆「一點心」,老闆楊國樑亦慨嘆經營成本不斷升,位於太子的店舖面積雖只有1000方呎,但開業兩年,舖租已由5.3萬調高至6萬元。他說,明年租約期滿,希望舖租最多只加兩成。除了舖租,他指雞蛋、糖及油等原材料價格亦上漲近三成,生粉更升逾倍。雖然食肆走大眾化路線,但無奈下也只好將部分點心價格調高2元,如蝦腸由16元加至18元。
利小館﹕中央廚房減成本
通脹不僅對小型食肆造成衝擊,連大型集團亦要變招應付。利苑飲食集團旗下的「利小館」,開業短短4、5個月即成為1星食肆,集團高級市場部經理伍美慧表示,利小館走大眾化路線,價錢較利苑酒家低兩至三成,有計劃在未來5年將分店增至20間。
她解釋,這除了是因為走高檔的利苑酒家在港已有10家分店,相對較飽和外,亦希望可利用中央廚房,集中採購,降低成本。
她指集團除面對食材價格上漲,租金亦是一大負擔,可佔成本四至五成。利苑飲食集團今年共有8間在港澳的食肆獲星級,但她笑言業主未必會因此在續租約時特別留情,即使是最溫和的,亦要加一至兩成。不過,她指利小館在短期內不會加價,又相信獲星級評級後,生意可以受惠一至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