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每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中央政治局昨日舉行會議,為明年中國經濟重點定調,強調「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增強宏觀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意味着從2008年起為應對國際金融風暴而實行的「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將淡出,由「穩健」貨幣政策取代。分析認為,近期數據均反映中國面對通脹及經濟過熱態勢,採取「穩健」貨幣政策可收緊銀根,達到穩定物價目的,再配合「積極」財政政策確保經濟穩定增長,簡而言之就是讓明年經濟發展「進可攻,退可守」。
據新華社報道,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昨日主持政治局會議,定調明年經濟工作重點,提出「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增強宏觀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
抗游資氾濫 擴內需穩市場
同時,會議也提出明年經濟工作重點內容,包括進一步擴大內需、加強市場價格穩定、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穩定外貿政策、推進財稅、金融、投資體制改革及改善民生等10點內容。(見附表)
對於明年經濟政策轉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長夏斌指出,現時內地經濟進一步企穩回升,但面對外圍資金流動性氾濫,國內通脹預期居高不下,「貨幣政策已經到了回歸「穩健」的骨節眼上。」
今年經濟過熱明年「從緊」
為應對國際金融風暴,中國在2008年11月提出「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使中國經濟在全球率先反彈,迅速企穩回升。但今年,內地經濟出現過熱勢頭,最新公布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顯示11月PMI達55.2%,較上月升0.5個百分點,已連續第四個月出現上漲。外界預計,11月的CPI(物價指數)將會升至4.8%左右,創年內最高值。
其實從去年底至今,中國已逐步微調貨幣政策,包括5度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及1次加息。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明年「穩健」貨幣政策,應該會向「從緊」方向靠攏,達到穩定物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