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招股書指奶粉「未經消毒」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04日 05:59
2010年12月04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一罐嬰兒奶粉可售近500元人民幣的合生元(1112)在招股書披露,其業務營運風險因素之一,是該公司的益生菌冲劑、嬰兒配方奶粉及乾製嬰兒食品產品「均未經消毒」,具有可由或不可由他們控制的因素,令其產品及製程出現污染風險。

中大教授:奶變粉已是消毒程序

嬰兒食品未經消毒的含菌風險令人關注,中大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說,由於嬰兒抵抗力弱,即使奶樽也要經高溫消毒才可供嬰兒飲用,製作膠奶嘴亦有嚴謹消毒程序,故嬰兒食品理應經過消毒,「奶粉由液體奶高溫蒸發成粉狀的過程,已經是其一消毒殺菌程序。」

合生元國際控股透過公關解釋,就其奶品「未經消毒」意指產品並未經過一個令奶品細菌含量消滅至「零」的消毒程序,但發言人強調,所有合生元粉奶均由法國進口,製作過程均經過巴氏殺菌,製作廠房亦符合GMP要求,產品含菌量亦無超過中國、歐洲和美國的法定標準。

合生元在招股書表明,「益生菌冲劑」的益生菌粉等主要成分,和嬰兒及媽媽配方奶粉由法國進口,乾製食品如嬰幼兒有機米粉則由美國進口,而合生元絕大部分產品必須按照標籤指示預備及保存,以避免污染或變壞。

本報翻查過去多間從事奶品的上市企業,包括雅士利(1230)、環球乳業(1007)和澳優(1717)的招股書,均沒有在風險因素一欄中指出奶品「未經消毒」,前兩者表明奶品經過巴氏殺菌,後者亦指奶粉生產過程會作殺菌。

巴氏殺菌法(Pasteurization)是以約75℃將奶品煮約十多秒,專門研究食品生產品質的中大生物系副教授鍾厚賢解釋,此法殺滅牛奶中有害細菌,但不會消滅所有微生物,保質期一般只有數天。另一奶品消毒殺菌法是超高溫消毒(UHT),一般是用130℃煮數秒,殺菌力較強,產品保質期可達數月。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