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趣味學習﹕潮人講古﹕舊戲院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06日 05:59
2010年12月06日 05:59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在五六十年代,去戲院看電影是香港人很普遍的娛樂。當年港、九、新界各處都有戲院。較舊式的戲院像廟街的廣智戲院、上環高陞戲院,常放一些舊電影或二輪電影;新式又具名氣的有豪華戲院、皇后戲院等,不少名片如《亂世佳人》、《仙樂飄飄處處聞》等,便在這些大戲院作首輪放映。

當年戲院門外有很多不同的小食售賣,比現時只有熱狗、爆谷精彩得多。最特別的小食莫過於「煨魷魚」,小販即場把原隻魷魚乾放在炭爐上烤烘,戲院周圍都散發着魷魚香,路人在遠處嗅到煨魷魚的氣味,就知道戲院在附近了。除煨魷魚外,戲院外還可找到不少現已幾近絕迹的小食如鹽水花生、粟米、竹蔗、糖葱餅、炒栗子、鹽焗蛋等。

當年電影的放映時間是全港劃一的,不似現在我們要上網查看放映時間。時段分為早場、正場、公餘場、午夜場、子夜場等。不同座位的票價也各有不同,有前座、中座、後座、超等、特等供人選擇。當年有不少人為了省錢,都會先買最便宜的「前座」戲票入場,待開場後才偷偷走到後座欣賞電影。利舞臺戲院更特別設有「高等」,座位設於三樓。在這麼高的位置看戲,不知有何感覺呢?

■有片睇:http://life.mingpao.com/sorealreal.htm

文﹕蘇真真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