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蘋果日報】南韓有女性提倡以素顏示人,或反映當地女權抬頭,但有研究相關議題的學者認為,全球女性追求外在美的壓力其實越來越大,而此風與社交網絡發達有關。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曾治療戴安娜王妃的奧巴赫(Susie Orbach)指,她在1970年代研究婦女解放運動、批評選美比賽以固有標準判斷女性美醜時,預視不到當今情況更糟,女性為塑造完美體態所面對的壓力越來越大,甚至有人將自己的身體當成商品,旨在成為流行於社交網絡的美容KOL。
奧巴赫指,現在有6歲女孩考慮整容,而以前追求外在美的壓力只會在成年女性,「不會有9歲女童在廁所洗手盆嘔」,也不會有6、7歲女孩問自己是否很胖。奧巴赫最近推廣一個國際活動,希望逼蘋果公司、Google等科技企業移除以小學女生為對象的整容應用程式。
1/3外國整容客來自中國
女性對自己外表的要求越來越高,造就了整容行業的興盛,而南韓作為全球整容中心,奪目的醫學美容診所廣告不時在首爾特定區域的街道或地鐵站出現,但有趣的是,現在的廣告多數都是韓文中文並茂,甚至只有中文。
根據南韓政府最近期數據,去年有近5萬名外國人為整容到訪當地,共消費約2,150億韓圜(15億港元),比前年多約1,000人,外國客佔全體顧客12.3%,而近1/3都來自中國。
法新社/《外交家》雜誌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曾治療戴安娜王妃的奧巴赫(Susie Orbach)指,她在1970年代研究婦女解放運動、批評選美比賽以固有標準判斷女性美醜時,預視不到當今情況更糟,女性為塑造完美體態所面對的壓力越來越大,甚至有人將自己的身體當成商品,旨在成為流行於社交網絡的美容KOL。
奧巴赫指,現在有6歲女孩考慮整容,而以前追求外在美的壓力只會在成年女性,「不會有9歲女童在廁所洗手盆嘔」,也不會有6、7歲女孩問自己是否很胖。奧巴赫最近推廣一個國際活動,希望逼蘋果公司、Google等科技企業移除以小學女生為對象的整容應用程式。
1/3外國整容客來自中國
女性對自己外表的要求越來越高,造就了整容行業的興盛,而南韓作為全球整容中心,奪目的醫學美容診所廣告不時在首爾特定區域的街道或地鐵站出現,但有趣的是,現在的廣告多數都是韓文中文並茂,甚至只有中文。
根據南韓政府最近期數據,去年有近5萬名外國人為整容到訪當地,共消費約2,150億韓圜(15億港元),比前年多約1,000人,外國客佔全體顧客12.3%,而近1/3都來自中國。
法新社/《外交家》雜誌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