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兩個強勁颶風加上史上最慘重山火,美國今年天災連連,但未來災害可能更嚴重。美國政府前日發佈報告,確認氣候變化正給美國農業、能源、土地、水資源和民眾健康等各方面帶來損害,若不予對抗,預計到了本世紀末,個別產業損失或達到千億美元計、全國經濟縮減一成之多,跟總統特朗普重經濟輕環保的政策唱反調,顯示隨時會因小失大。
《國家氣候評估》報告早在9月「弗洛倫斯」和10月「邁克爾」兩個怪獸颶風蹂躪美東、本月「肯普山火」肆虐北加州前寫成,但就像預言書般警告說氣候暖化造成的「極端天氣情況已經更頻繁、更強烈、而且影響範圍更廣闊和歷時更長」。
天災頻繁 影響海外供應鏈
美國政府在2000年發表首份氣候評估報告後,依法例持續對報告進行修訂;目前第4版分兩卷,上卷一年前發佈,確認氣候變化真實且「極可能」是人類活動引致,這次發佈下卷是綜合逾千項研究所得,由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等13部門的官員及非政府科學家300多人撰寫,集中闡述氣候變化對個別產業以至整體經濟的損害。
報告中尤其惹人注目的是對農業和經貿負面影響評估,事關總統特朗普上任一年多以來一直放寬推進環保的措施,所持理據是放鬆規管有益經濟;但這份報告卻在唱反調。
「暖化引致極端天氣對美國經貿的影響幾可肯定會越來越大。」報告說:「極端酷熱、乾旱、山火、暴雨將日益頻繁干擾農業活動。」例如隨着降雨改變、氣溫上升,到2050年美國中西部的農業生產力會大減至1980年代水平。
天災亦會導致美國與外國工廠停產,造成商品價格飆升,更影響海外供應鏈,因此幾乎沒有美國產業能夠不受影響。在專家預計水浸會更頻繁的中西部和東北部,2011年就因洪災而要把核電廠關閉多年。
「氣候改變將對美國貿易地位與出口能力構成風險,影響美國產品外,別國經濟疲弱亦意味美國顧客減少」。有份撰寫報告的亞利桑那大學地理學系教授利弗曼說。
報告亦對氣候變化造成的損失打價:到本世紀末,酷熱造成死亡將令經濟損失1,410億美元、水位上升造成損失為1,180億美元、基建受損總額320億美元;專家更估計到2100年,氣候變化會造成「個別產業每年損失達到數以千億美元計,超越美國多個州分目前的生產總值(GDP)」,而全國經濟更會減縮10%,比起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造成的損害嚴重一倍。
特唱反調:何來全球暖化
報告強調美國眼前非死路一條,迅速決斷的壓制氣候轉變措施,可減影響幅度;惟二氧化碳等幾種溫室氣體會長年留在大氣層,因此即使今日立即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影響都會持續至本世紀下半。
下卷報告重申上版所指「人為因素造成全球暖化的說法越來越可信」,跟特朗普一向主張全球暖化是「騙局」再唱反調。他上周又把天氣與氣候混為一談,推文說「寒流來襲或破所有紀錄。說好的全球暖化呢?」。白宮發言人沃爾特斯指報告「主要是基於最極端情況……並假設創新科技有限、人口急速膨脹」而作出評估,強調下個版本的報告會較持平。這份第四版報告是在前朝開始修訂;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官員表明報告撰寫未受「外部干擾」。
法新社/路透社/美國《紐約時報》/美聯社
《國家氣候評估》報告早在9月「弗洛倫斯」和10月「邁克爾」兩個怪獸颶風蹂躪美東、本月「肯普山火」肆虐北加州前寫成,但就像預言書般警告說氣候暖化造成的「極端天氣情況已經更頻繁、更強烈、而且影響範圍更廣闊和歷時更長」。
天災頻繁 影響海外供應鏈
美國政府在2000年發表首份氣候評估報告後,依法例持續對報告進行修訂;目前第4版分兩卷,上卷一年前發佈,確認氣候變化真實且「極可能」是人類活動引致,這次發佈下卷是綜合逾千項研究所得,由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等13部門的官員及非政府科學家300多人撰寫,集中闡述氣候變化對個別產業以至整體經濟的損害。
報告中尤其惹人注目的是對農業和經貿負面影響評估,事關總統特朗普上任一年多以來一直放寬推進環保的措施,所持理據是放鬆規管有益經濟;但這份報告卻在唱反調。
「暖化引致極端天氣對美國經貿的影響幾可肯定會越來越大。」報告說:「極端酷熱、乾旱、山火、暴雨將日益頻繁干擾農業活動。」例如隨着降雨改變、氣溫上升,到2050年美國中西部的農業生產力會大減至1980年代水平。
天災亦會導致美國與外國工廠停產,造成商品價格飆升,更影響海外供應鏈,因此幾乎沒有美國產業能夠不受影響。在專家預計水浸會更頻繁的中西部和東北部,2011年就因洪災而要把核電廠關閉多年。
「氣候改變將對美國貿易地位與出口能力構成風險,影響美國產品外,別國經濟疲弱亦意味美國顧客減少」。有份撰寫報告的亞利桑那大學地理學系教授利弗曼說。
報告亦對氣候變化造成的損失打價:到本世紀末,酷熱造成死亡將令經濟損失1,410億美元、水位上升造成損失為1,180億美元、基建受損總額320億美元;專家更估計到2100年,氣候變化會造成「個別產業每年損失達到數以千億美元計,超越美國多個州分目前的生產總值(GDP)」,而全國經濟更會減縮10%,比起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造成的損害嚴重一倍。
特唱反調:何來全球暖化
報告強調美國眼前非死路一條,迅速決斷的壓制氣候轉變措施,可減影響幅度;惟二氧化碳等幾種溫室氣體會長年留在大氣層,因此即使今日立即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影響都會持續至本世紀下半。
下卷報告重申上版所指「人為因素造成全球暖化的說法越來越可信」,跟特朗普一向主張全球暖化是「騙局」再唱反調。他上周又把天氣與氣候混為一談,推文說「寒流來襲或破所有紀錄。說好的全球暖化呢?」。白宮發言人沃爾特斯指報告「主要是基於最極端情況……並假設創新科技有限、人口急速膨脹」而作出評估,強調下個版本的報告會較持平。這份第四版報告是在前朝開始修訂;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官員表明報告撰寫未受「外部干擾」。
法新社/路透社/美國《紐約時報》/美聯社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