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娛.文.樂】女人四十長青網文章

2018年11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11月27日 09:23
2018年11月27日 09:23
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蘋果日報】我揹負男性身體,早在此欄談《BB來了》,就已承認自己永遠不能完整感受女性;今次要談《女人四十》,或都是身理局限下的文化閱讀。
不過性別課題是文化使然,更可以是人之常情的埋身敲問。大台晚上十時半田蕊妮如真人Show的《女人四十》,不比1995年蕭芳芳演出許鞍華導演的《女人四十》遜色,當中雖已不見主婦照顧腦退化老爺的身心俱疲,卻有這一輩女性面向四十關口的釋懷與執着,美麗與哀愁。
這段文字說得動聽,亦如節目開場見阿田揚長紅裙,飄逸自信;在我下筆之際僅有四集內容,就見中年談夜蒲、體質、Speed-Dating、姊弟戀,甚至性愛情慾,對照心境轉變,不無動人。就如阿田坦言「連自己的子宮也要上鏡」,再由醫生掃描引證「子宮健康如十四歲」──說法滿有象徵,原來「年輕」就是衡量中年是否活得正面的指標!這個說法很現實,問題卻是,如何才算中女的「年輕」,就是性別議題所在。
不錯,節目或教觀眾更愛阿田,對於她的直率,以至樂而不淫地把「食豆腐」或「飲奶奶」,甚至早洩夢遺等意在言外如閒話家常,近乎讓人想到女性真可情欲自主。而性事以外,亦有感情需要的分享,尤其對照二十歲YouTuber Miss Hunny的落差,可見中女成熟,卻又不失再嘗與單身年輕男子約會的刺激;至於與吳業坤「上演」姊弟戀,有對方陪坐機動遊戲或送上自製蛋糕而感動……主調就是四十歲仍然開懷──不曾嘗試的,何妨一試;已然經歷的,看化世情。
戀愛是補品
可是如果中女為求嘗試與看化,是建築在特定行為的想像裏,哪又究竟是怎樣的一回事?是釋放自己,抑或只是強化(性別)框限,製造公式快樂?比如說,要有「嘗試」,為何會是Speed-Dating?又為何會是姊弟戀?阿田雖說戀愛不分年齡,可節目還是選上姊弟戀的吃喝玩樂而簡化面向,就似乎只如節目中的高速滑水,都是官能快感。至於說「看化」,雖說年邁會放下不少執着,可是阿田也直言「戀愛是女人的補品」,還有嘉賓說婚姻與生育才是「完整女人一生」,就難以說是看化,甚至還是以異性戀準繩,綑綁「幸福」。
畢竟那只是如大台2012年的《盛女愛作戰》, 卻非叫盛女向性別準繩說不,反而視脫離敗犬行列為一場比拼;阿田的示範,如出一轍,更是以藝人的坦承,重塑女性仍然受限下的自得其樂──中年惟靠標準化的「年輕」,才可予以肯定。節目贊助商名字尤其有意思,是在「Bra」前加上「Body」,把本來承托乳房的內衣,說成整個身體的支撐,巧妙地脗合節目框框,象徵僅此一部份,斷定整個人。是故節目首尾雖有阿田紅裙現身,焦點反而是在高踭得嚇人的紅鞋,要阿田在標示了年齡的數字樓梯走上走落;但樓梯不重要,要敲問的,是為何就只有穿着高跟鞋,才叫自信女人?
撰文:陳嘉銘
本欄逢周二刊登
娛.文.樂
陳嘉銘,以文字品評娛樂,用筆桿敲擊文化。在大學教授電視電影,於生活敬愛動物生靈。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