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海防道臨時街市明清拆 食客趕住捧場告別「世上最好食」乾炒牛河長青網文章

2018年11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11月29日 06:35
2018年11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足足「臨時」了40年的海防道臨時街市,終於完成臨時任務,明起清拆重建,料翻新工程長達14個月,2020年原址重開。因熟食市場提早截水停電,部份商戶昨日收爐。重建前最後一個午市,九檔熟食檔火力全開,捧場客人潮不斷,趕來再嚐「世界上最好食」的乾炒牛河。有檔主說,重建期間冇工開,手停口停,港府亦冇補貼,打算轉做散工維持生計。


記者:梁銘恩

熟食市場以大牌檔形式經營,九檔各佔不同數量圓枱。午飯時間不論階層,西裝友、藍領、師奶共坐一枱,夥記在狹窄走廊和圓枱間穿梭上菜。離別在即,人們都「親密」起來。


以秘制炸豬扒馳名的華香園,檔口前大排長龍,不少熟客更一早電話預訂,外賣醃製好的豬扒。退休人士周先生連續兩日和太太舊地重遊,懷念昔日拍拖時光。他憶述年輕時的午飯約會,就是吃大牌檔,「一定會食炸豬扒、雞翼同飲奶茶,再食埋隔籬檔個牛丸」。他慨嘆尖沙嘴區急劇發展,唯獨不變的是此處的環境和食物味道,但亦即將成為往事,即使重建後亦未必能保留原班人馬,「做唔返以前嘅風味」。


靠近街市門口的食檔仁利粥品,主打自家製「蝦米辣椒油」為鎮店之寶,日賣近百樽,一碗生麵,加幾滴辣油,足以征服味蕾。居港日本人Amy與幾位日籍同事趁最後一個午市送別老闆,一人一碟乾炒牛河,形容為「世界上最好食」,在日本難以尋回相似味道。


全港現有四個臨時街市,除了海防道,還有通州街、深井和洪水橋臨時街市,原意為安置街上小販和舊街市商戶。海防道街市熟食檔中,仁利粥品最老字號,經營近60年,老闆鄭先生說,見證街市由尖沙嘴北京道搬到海防道,重建後將踏入新階段。他說收爐後打算先休息過節,祈盼街市翻新後可帶動更多人流。


東主稱先打散工維生

華香園老闆巫先生則稱重建牽連甚廣,影響近百名夥記飯碗,惟食物環境衞生署並無安排補貼,亦未與租戶商討重建後的加租幅度,無法評估日後的經營環境。被問到停業後去向,他計劃先打散工維生,「做返飲食呢行,順便偷師、學吓人啲嘢」。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