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娛.文.樂】古仔之後,是伊健?長青網文章

2019年01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1月15日 12:35
2019年01月15日 12:35
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蘋果日報】當伊健宣佈在今年2月開演唱會,銷情理想而要加開到六場的時候,不能否認,那不是一個演唱會,而是一個現象,是鄭伊健(也可以)在樂壇成功的現象。
說得出這番話,或者因為我是聽鄭伊健成長的一輩——當然我也看過他主持的《430穿梭機》,更曾為他的檸檬茶廣告,以為陽光一定燦爛。然而說「聽鄭伊健」,卻非欣賞的多,反是聊笑更甚;他在1986年由電視出道,五年後就加入樂壇,而在那個九十年代的黃金時期,憑電視紅起的比如溫兆倫、黎明、吳婉芳等等都很快出到唱片,那算唱片工業的風光極致,比如溫兆倫加入的娛樂唱片就專出大台劇集歌曲,黎明和吳婉芳就簽約寶麗金,同公司的更有譚詠麟、張學友和李克勤。
說聽鄭伊健等於聊笑,可能就是因為這種隨電視而加入樂壇的順理成章,教我輩男孩一方面會扮黎明走音唱歌,另一方面會模仿伊健永遠像把發音鎖在喉間的單薄歌聲——當然這方面羅嘉良如同用鏈鎖喉而發出奇異震音,更引人入勝。
黃金時代集體回憶
我們會笑伊健,但不能否認,那個黃金時代留下的流行歌,都必然會成為集體回憶,而旋律先行的打動人心,更幫了弱質歌手一把,令他們即便唱得不好,都可以起死回生。是故伊健可以流行的《一生愛你一個》、《仍能情深愛上》以及《感激我遇見》諸如此類,很多時要多謝其時小美的詞,還有陳光榮的作曲與編曲(亦助長了陳後來在樂壇影壇參與更多音樂工作),才能把一個其實外表先行的藝人,進佔樂壇,而讓一代少年在K房個個琅琅上口,面面情聖。
伊健的歌聲易扮,可是他的外表獨一,而經理人林珊珊要他留長髮的決定,更鞏固了他的形象,讓他演出動漫人物,遑論《古惑仔》陳浩南、《中華英雄》華英雄、《風雲》聶風(還未計《男兒當入樽》、《百份百感覺》的動漫改編),而與角色外觀相似度足以叫人無話可說。髮型無疑幫了伊健一把,是那剛強人物與陰柔曲髮的混雜性,令他可以做黑社會大佬或感情戲暖男,都叫人入信——當然這方面他所借鏡的日本藝人江口洋介甚至木村拓哉,都是先行者。
然則伊健可以開六場演唱會而大賣,有甚麼現象啟示?那是跟古天樂取得《叱咤》我最喜愛的男歌手獎項如出一轍,都不純粹是賣歌與聲音,而是一種因為九十年代本地流行媒介興盛,所積存下來的娛樂資本;這份資本是我輩花生友的複雜感情,當中有聊笑,有情深,更有那種看到英雄與暖男化身的代入感。古仔比伊健遲出道五年,剛巧在九十年中後期,乘最後一波的黃金時代出入樂壇與影壇,造就今日得獎及(非議中的)厚愛。他們兩人的獎項與個唱,足證曾幾何時香港樂壇的風光與異彩,不過時移勢易,今日音樂行業艱難,就唯靠真正專才,做優質音樂了;而伊健與古仔形同樂壇奇葩,就只會曇花一現。
撰文:陳嘉銘
本欄逢周二刊登
娛.文.樂
陳嘉銘,以文字品評娛樂,用筆桿敲擊文化。在大學教授電視電影,於生活敬愛動物生靈。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