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娛.文.樂】若未太清醒,再放半天假長青網文章

2019年04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4月21日 06:35
2019年04月21日 06:35
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蘋果日報】很喜歡《半天假》這首歌的詞,說人面對疲累感情,要休息放半天假;歌還是電影《朱麗葉與梁山伯》的主題曲,說感情偶有錯配與迷失,但每人也有條件再愛。
連續幾天我為車廂片段與記招直播多想,那是怎樣的娛樂生態,教同類事件永劫回歸。坊間反應兩極,一說盡情談論,遑論藝人感受,另一說事不關己,批評八掛納悶……然而其實兩者都難免自處道德高地,若非罵主角花心,就是說月旦無謂。我沒有罵主角,但我不能說人家私事,就與自己無關,因為那是香港娛樂面貌,欠的,是如何為此反思那像被錯愛的流行文化。
大學時我讀流行文化科,老師說過香港娛樂圈三個特質:一.跟紅頂白,二.聲色犬馬,三.本土意識。跟紅頂白,是指贏家上位,輸家靠邊,而過程隨時會像引擎渦輪,快上快落;至於聲色犬馬,是指染缸,竟又可以道德與淪亡一併上演,教人又喊又笑,像精神分裂。這兩者放諸世界皆準,唯獨來到本土意識,是香港娛樂可見的大眾血淚與感情,亦因電視電影與流行音樂,催化香港身份,教粉絲看到藝人,會感到他們比國家民族,更像精神支柱。
是故,車廂片段,縱是藝人私生活,卻更是染缸渦輪與身份感情的投射;有人會無情地為事件食花生,但其他人也不必然就可說事不關己而抽身掉頭。因為藝人當下困頓,是思考娛樂生態與發展的窗口。
畢竟香港娛樂,可以是學究所說的跟紅頂白、聲色犬馬與本土意識,但這也像是公式般綁縛藝人,教大眾一早定形娛樂,認定藝人作品與私下生活都是商品,紅的糟的,都可被無情消費;這種消費甚至連藝人也視為宿命,以「食得鹹魚抵得渴」互相「勉勵」,卻只是被動地面對公眾。
於是乎,藝人私生活,尤其涉及感情瓜葛與情慾想像,都會永劫回歸,讓藝人如置於渦輪被一沉百踐,而我們就因此如同重整道德;然後我們會安心期待或再有下一次事件的爆發,隨即再批判再踐踏……一次又一次下來,就想到香港娛樂,讓大家在批判裏當個好人;而錯的藝人,就是壞人。
但是為求以娛樂重整道德,我們又是否每次只能建基在藝人的失意裏,才懂得從踐踏中「成長」?抑或其實我們的耳語,根本就是造成娛樂崩壞的同謀
事件主角說要停工找回自己,我想起他這首歌的尾聲「若未太清醒,再放半天假」;其實要放假的,豈止他一人,更是我們一頭栽進染缸,把娛樂錯配、迷失而疲累的每一位。我們都應為事件放個長假,讓香港流行文化找回自己,得到再愛的價值。
撰文:陳嘉銘
娛.文.樂
陳嘉銘,以文字品評娛樂,用筆桿敲擊文化。在大學教授電視電影,於生活敬愛動物生靈。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