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奮鬥房】許冠文與周星馳的「上下把」遊戲長青網文章

2019年04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4月21日 06:35
2019年04月21日 06:35
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蘋果日報】香港電影出過很多很出色的喜劇演員,不過不知大家有否發現,當我們每次數到最經典的代表人物時,來來去去都會搬出那兩個名字,一是許冠文,一是周星馳。
為甚麼他們就是能夠這麼獨當一面?當然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們一直都專注地去把喜劇演好,甚至是專注到參與了創作與製作,建立出極具個人風格的電影作品。
不過,如果你有細心分析過的話,他們的成功,還有一個一直比較少人提起的原因,就是──他們兩位都是在香港喜劇演員之中,算是極少甚至從未在喜劇電影中以「下把」身份去逗觀眾發笑。
甚麼是「上把」與「下把」?這是一個我們在電視或電影創作上常用的角色設計方式,當我們要處理兩名主角之時,通常都會將一位設計得比較聰明,一位比較笨,於是聰明的負責不停地欺負笨的一個,從而製造出喜劇感。聰明的一位,我們稱為「上把」,笨的一位,我們稱為「下把」,若要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森美小儀了。
「上把」與「下把」,哪一位最容易彈出來讓觀眾記住?「下把」,因為他們很容易被觀眾同情,喜感又容易藉着他們的「慘」而帶出來。你看近十多年你最記得的幾位香港喜劇男演員,都是在一些電影中演了一個出色的「下把」而彈起的。
而為了可以合理地欺負「下把」,「上把」的角色通常都有點壞,有點不討好,可是身份上因為要借助他的聰明來推進戲劇,所以他們通常都是戲劇中的主角,不過喜劇位都好像不在他身上。然而許冠文與周星馳成功之處,就是為自己創作到一個有血有肉的「上把」,即是又能當主角,又能讓你捧腹大笑。
《半斤八両》中的孤寒老闆、《食神》中的史提芬周、《逃學威龍》中的周星星,都是一個「上把」,不停地欺負許冠英、莫文蔚、吳孟達這些「下把」。然而既然他們都飾演施壓者,為甚麼他們的演出,都比起其他演員所演的「上把」好看?因為他們拿揑到一個很多為了耍帥而演出「上把」的演員都忘記了的一個戲劇公式,就是「上把下把」這個遊戲真正的精粹:「上把」欺負「下把」當然搞笑,但真正的最大的Punch line,其實是最後「下把」反過來給「上把」一個反擊,讓他威風掃地的那一刻。然而那場威風掃地,很多耍帥的演員都沒有看穿,又或者不願演,於是角色就變得平板又不討好了。
演員有兩種,一種懂得去演好角色;一種懂得去了解戲劇,從而再創造角色。能夠電影世界成為巨星的,都一定是後者。
撰文:陳詠燊
奮鬥房
《逆流大叔》編劇、導演,寫了18年劇本,自覺最代表到個人思維其實係《追擊8月15》。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