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蘋果日報】迪士尼完成天價收購二十世紀霍士,霍士持有電影版權的《變種特攻》((X-men)系列,如無意外亦將合併到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成為MCU下一個十年發展的重點。變種特攻同復仇者會合作成點?未知,但作為一個發展了接近二十年的超級英雄電影系列,《變種特攻》有明確的社會性主題。
香港上映日期:6月6日
荷李活電影《變種特攻:黑鳳凰》(X-men:Dark Phoenix)正式為這個拍了二十年的電影系列送別。實不相瞞,過去二十年來,筆者一直都覺得X教授好X煩。他的煩,在於明明多次遭受人類歧視和侵害,但依然對人性充滿信心,對人類輸出大愛。跟X教授亦敵亦友的磁力王完全相反。我當然不會也不敢公然說自己企在磁力王一方,但問心,我絕對理解、體諒磁力王立場。因為這才是人之常情。
磁力王代表異類
身為猶太人,磁力王童年時經歷過二戰,住過集中營,目睹至親被德軍殺害(2000年的《變種特攻》(X-men)只輕輕交代,2011年《變種特攻:異能第一戰》(X-men:First Class)描述得較詳細),一早就體驗到人類本性的殘酷——尤其在對待異類時,可以極端地殘酷。
偏偏磁力王先天就代表着兩種異類:1.二戰時,在納粹德軍面前,他是非殺不可的猶太人;2.二戰後,在正常人類面前,他是基因突變的變種人(Mutant)——變種人,就是不正常的人,是潛伏在人類世界隨時會為正常人帶來禍害的人。
霍士的《變種特攻》系列,不像MCU有一套嚴密的企劃安排,加上Reboot之餘又有外傳,以致故事時間線極度混亂,但主題始終如一,就是要問:如果你咁唔好彩被視為不正常的人,你應該如何面對所謂正常的人類社群?扮正常積極融入?收埋自己費事煩?又抑或好像磁力王在首集《變種特攻》的做法:索性將塵世間所有自命正常的人,一律變成Mutant?
源自對「X」恐懼
因為當全世界的人都成為變種人,就再沒有所謂變種人;當人人都變成不正常的人,就再沒有人不正常。
撇除那些今時今日看來已經有點過時的CG畫面和動作處理,由Bryan Singer執導的頭兩集《變種特攻》,主題相當明確;首集第一場戲,就是一場國會辯論,正反雙方正爭論應該怎樣處置變種人,而態度,只有兩種:包容or排斥。回看歷史,人類又的確一直以這兩種態度對待異類,異類例如麻瘋病人、愛滋病人、Gay & Lesbian……而所謂異類,往往源自對「X」、未知的恐懼。我們越站得開,與未知的距離便越大,恐懼也越大。
三唔識七的,固然大條道理去排斥異類,就連同一屋簷下的親人,一樣得——2003年的《變種特攻2》(X2:X-Men United),當Iceman向家人公開自己是變種人時,他的細佬初則敵視,繼而靜靜雞返上房打911報警。睇戲時,自然覺得細佬不近人情,但這個細佬的行為,可能才貼近現實裏的人——一般超級英雄電影,總是把「超人」置放於社會後,一廂情願地安排社會上每一個人共同接受這麼一個「超人」的存在,而不會產生任何質疑和憂慮……2014年的《變種特攻:未來同盟戰》(X-Men:Days Of Future Past)將這種質疑和憂慮放到最大:對待變種人,不再只是立法管制,而是製造機械人Sentinels,獵殺變種人。當排斥去到極端,就是趕盡殺絕。
誰有權判別「正常」
表面睇,《變種特攻》系列自然屬於超級英雄片,但又不僅止於超級英雄片,反而展示了現實社會問題:甚麼是「正常」?甚麼是「不正常」?「不正常」是否只能透過「正常」去定義?而講到尾,誰又有權判別「正常」與「不正常」?
霍士被迪士尼收購後,X-Men肯定會出現在未來的MCU,至於會以甚麼方式現身?冇人知,只希望不會淪為一群淺薄的臉譜英雄。
撰文:月巴氏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香港上映日期:6月6日
荷李活電影《變種特攻:黑鳳凰》(X-men:Dark Phoenix)正式為這個拍了二十年的電影系列送別。實不相瞞,過去二十年來,筆者一直都覺得X教授好X煩。他的煩,在於明明多次遭受人類歧視和侵害,但依然對人性充滿信心,對人類輸出大愛。跟X教授亦敵亦友的磁力王完全相反。我當然不會也不敢公然說自己企在磁力王一方,但問心,我絕對理解、體諒磁力王立場。因為這才是人之常情。
磁力王代表異類
身為猶太人,磁力王童年時經歷過二戰,住過集中營,目睹至親被德軍殺害(2000年的《變種特攻》(X-men)只輕輕交代,2011年《變種特攻:異能第一戰》(X-men:First Class)描述得較詳細),一早就體驗到人類本性的殘酷——尤其在對待異類時,可以極端地殘酷。
偏偏磁力王先天就代表着兩種異類:1.二戰時,在納粹德軍面前,他是非殺不可的猶太人;2.二戰後,在正常人類面前,他是基因突變的變種人(Mutant)——變種人,就是不正常的人,是潛伏在人類世界隨時會為正常人帶來禍害的人。
霍士的《變種特攻》系列,不像MCU有一套嚴密的企劃安排,加上Reboot之餘又有外傳,以致故事時間線極度混亂,但主題始終如一,就是要問:如果你咁唔好彩被視為不正常的人,你應該如何面對所謂正常的人類社群?扮正常積極融入?收埋自己費事煩?又抑或好像磁力王在首集《變種特攻》的做法:索性將塵世間所有自命正常的人,一律變成Mutant?
源自對「X」恐懼
因為當全世界的人都成為變種人,就再沒有所謂變種人;當人人都變成不正常的人,就再沒有人不正常。
撇除那些今時今日看來已經有點過時的CG畫面和動作處理,由Bryan Singer執導的頭兩集《變種特攻》,主題相當明確;首集第一場戲,就是一場國會辯論,正反雙方正爭論應該怎樣處置變種人,而態度,只有兩種:包容or排斥。回看歷史,人類又的確一直以這兩種態度對待異類,異類例如麻瘋病人、愛滋病人、Gay & Lesbian……而所謂異類,往往源自對「X」、未知的恐懼。我們越站得開,與未知的距離便越大,恐懼也越大。
三唔識七的,固然大條道理去排斥異類,就連同一屋簷下的親人,一樣得——2003年的《變種特攻2》(X2:X-Men United),當Iceman向家人公開自己是變種人時,他的細佬初則敵視,繼而靜靜雞返上房打911報警。睇戲時,自然覺得細佬不近人情,但這個細佬的行為,可能才貼近現實裏的人——一般超級英雄電影,總是把「超人」置放於社會後,一廂情願地安排社會上每一個人共同接受這麼一個「超人」的存在,而不會產生任何質疑和憂慮……2014年的《變種特攻:未來同盟戰》(X-Men:Days Of Future Past)將這種質疑和憂慮放到最大:對待變種人,不再只是立法管制,而是製造機械人Sentinels,獵殺變種人。當排斥去到極端,就是趕盡殺絕。
誰有權判別「正常」
表面睇,《變種特攻》系列自然屬於超級英雄片,但又不僅止於超級英雄片,反而展示了現實社會問題:甚麼是「正常」?甚麼是「不正常」?「不正常」是否只能透過「正常」去定義?而講到尾,誰又有權判別「正常」與「不正常」?
霍士被迪士尼收購後,X-Men肯定會出現在未來的MCU,至於會以甚麼方式現身?冇人知,只希望不會淪為一群淺薄的臉譜英雄。
撰文:月巴氏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