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聯儲局維持資產負債表規模,主席伯南克表明暫無加息時間表,基本上符合市場預期。議息聲明公布後,美元即時急挫,金價抽升,基本金屬則較為反覆,巴西股市周三急挫1.3%。亞太區股市昨天普遍下挫,當中通脹問題最為嚴重的中國及印度跌勢最急,分別跌1.31%和0.81%。
鑑於美國失業率較高,閒置產能仍然較多,未來3至6個月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的機會大,新興市場通脹壓力嚴峻,大市仍會在收緊和增長之間不斷炒作。
香港同樣面對資產價格及通脹率飈升的問題。與港府及金管局關係極密切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昨天說港府將有新措施來壓樓市泡沫。要留意金管局會否在短期內出手。
IMF預警 留意金管局動作
昨晚美國公布最近一周新申領失業救濟,再升至42.9萬宗。自2月底以來,這數據明顯有回升之勢【圖表1】。美國確面對通脹回升,但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局面。美國昨晚公布首季GDP增長1.8%,亦較預期的2%低。
復蘇似有若無,聯儲局雖然未有推出QE3,但同樣未有收回流動性,故相對正在加息的歐元和新興市場貨幣,吸引力就持續下降,除非歐債危機大爆發,否則美元持續弱勢已成定局。
因此,市場一直憂慮的商品價格急挫並未有出現,CRB指數仍能在高位保持平穩。對於去年8月至今表現最強的資源商品和相關股份,筆者相信走勢主要視乎新興市場未來數月的政策取向。若能推出較嚴厲的緊縮措施,先壓通脹再談增長,則中線前景仍可看好。
新興市場在大宗商品拉動核心通脹預期下,當前利率水平仍然過低,理論上應透過加息來壓抑物價。但油價高企正為區內製造業構成龐大成本壓力,加息以及貨幣升值又怕經濟承受不了。
內地3月份通脹升至5.4%,但人行卻遲遲未有加息,而中石化(0386)煉油業務繼08年之後,正再度「捱義氣」蝕住錢仍要煉油。包括康師傅(0322)、蒙牛(2319)等在內的消費品企業,亦獲通知暫停加價,就連煤企亦獲召見,一時間好像回到08年般的亂局。這種模稜兩可、又有點藥石亂投的政策取態,令市場的避險情緒更熾熱。因此,筆者認為若黃金周期間人行能夠加息,甚至同步調高準備金率,至少能給予市場一個方向,同時能說明中央認為經濟基本強勁,效果會利好多於利淡。
經過首季的強勁增長後,歐元區經濟動力似乎有所轉弱,法國3月份消費者開支意外地較2月份下跌0.7%,德國4月經濟預期指數,由14.1急降至7.6,經濟狀況有變或會限制歐央行的收緊力度。此外,希臘問題日益惡化,2年期國債息曾升至25厘,已被迫上絕路隨時發窮惡,究竟如何解決、誰來埋單均是變數。因此,歐元強勢但金價更凌厲,2月至今以歐元計算的金價已上升6.9%。
買金可對冲風險及通脹
金價背後最為龐大的支持是負實質利率。無論是美國、歐元區、英國還是中國等多個新興市場,通脹水平均高於存款利率,為了保值,各地居民紛紛買入黃金,內地曾出現金條供不應求的情況。究竟又創新高的金價能走多遠,大家只能靠估,但觀乎升勢一直相當平穩,並無出現過恐慌性買入的直線上升【圖表2】,反映看好黃金者多,真正買入者少,絕非被過度擁有,大跌風險有限。
對於港人來說,由於港元購買力正隨着美元貶值而沉淪,年初至今以歐元計算,購買力已消失10%,實在不能坐視不理。始終短線要面對負實質利率,中線有歐債危機和環球經濟增長前景兩大不明朗因素,長線則要憂慮各主要經濟體的償債能力,黃金雖不會只賺不賠,但加入投資組合,至少仍會有對冲風險和通脹的作用。
撰文:江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