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股連續第二天下挫,全日跌326點,收市失守24000點。一眾資源能源股更是普遍下跌,猶如爆發小股災,中海油服務(2883)及中石油(0857)分別急瀉5.7%及4.9%,各自為國指及恒指表現最差的成分股。
指風險已升 止賺平倉離場
商品股大跌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券商高盛火上澆油,發表研究報告看淡後市,指由於風險逐漸上升,將為其商品投資組合(CCCP basket),以及銅與鉑金的長倉平倉。該行去年12月買入一籃子商品,原本投資回報目標為28%,惟目前平倉的回報率只有25%,換言之未到價已離場。
高盛去年12月建議的商品長倉組合中包括40%原油、20%期銅、標普高盛鉑金商品指數20%,另外棉花及大豆各佔10%,現時平倉原油、棉花及期銅賺幅明顯高於目標回報率,鉑金及大豆則落後目標。該行認為,整體組合雖然仍有升值空間,惟持貨的短期風險已愈來愈接近回報率,故是時候平倉離場。
高盛認為,儘管中東及北非的地緣政治風險仍在上升,但國際原油價格目前的水平,已經不再適合持有長倉。一方面初步迹象顯示美國的石油需求正在下滑,另外近期原油市場的投機炒作亦持續了一段前所未有的長時間。在該行看來,尼日利亞大選及利比亞可能出現的停火,正在積極抵消地緣政治風險的風險。
截至昨晚國際油價繼續回落,倫敦布蘭特原油報每桶121美元、跌2.2%;美國WTI原油介乎每桶106.5美元、跌3.1%。昨日除了中海油服務及中石油急挫外,中海油(0883)單日跌幅接近3%,中石化(0386)亦跌1.1%;半新股MI能源(1555)瀉近6%。
仍籲持柴油黃金大豆長倉
除了原油,高盛對於銅和鉑金價格的走勢亦不樂觀,建議投資者對該兩類商品的單獨交易亦應終止持長倉。該行認為,銅價短期內受壓,主要是重要消費國中國由於信貸趨緊及銅價高企,企業的需求或會放緩;鉑金價格壓力則受其用途-汽車生產影響,日本地震已重創全球產業鏈。儘管如此,高盛認為,銅和鉑金這兩種金屬的結構性需求仍不減,中期仍可等待價格回落重新建立長倉。
恒指昨日跌破24000點,收市報23976點,成交額824億元。一眾金屬資源股亦是罪魁禍首,江西銅業(0358)領跌3%,中國稀土(0769)、五礦資源(1208)、湖南有色(2626)、洛陽鉬業(3993)、新鑫礦業(3833)均挫逾2%。高盛未改變投資態度的,包括柴油、黃金及大豆,該行建議上述三類商品仍可繼續持有長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