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日本福島核事故評級已升至最高第7級,與切爾諾貝爾核事故看齊,但保安局長黎棟國仍強調,日本情况已趨穩定,不會提升旅遊警示或強制日本赴港旅客測試輻射。學者警告,7級事故反映日本以外地區,如中國農產品也會驗出受輻射污染,恐怕有日本農民把受污染食物走私到他區再出售各地,本港亦應加強檢測其他地區輸港食物。
香港赴日旅行團亦會如常出發,縱橫遊宣布,4月16日復辦的北海道、立山黑部、大阪和九州團會如常出發,出發前如遇日本五級地震或海嘯,顧客可以退團。
對於香港政府被日本官方的核事故評級誤導,低估危機,天文台長李本瀅未有正面回應,只表示本港與日本福島距離逾3000公里,「除非事件發展出奇地壞」,否則不會超過1986年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爆炸時輻射對香港的影響。他又指出,本港近期錄得的人工輻射濃度,仍不及切爾諾貝爾核電站爆炸後,有信心日本核事故對香港影響有限。
黎棟國﹕毋須強制測旅客輻射
日本政府昨晨宣布把福島核事故升至最高的7級,保安局副局長黎棟國昨回應說,目前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情况仍然嚴峻,所以已對福島周邊地區發出黑色旅遊警示,但由於未發現東京以南地區的輻射水平提高,所以決定對日本維持紅色旅遊警示。
他又指出,多個國際組織都表明,無必要對來自日本旅客進行強制測試,也有小部分旅客在機場自願接受檢測,至今無發現有人輻射超標,顯示現行檢測機制有效。
食物及環境衛生局長周一嶽表示,核事故由第5級調升至7級是相當嚴重,但日本香港相距甚遠,相信直接影響香港的風險不大,政府會繼續密切監測由日本進口的貨品和食物,又會與國家質檢總局聯絡了解情况,相信中國政府會做好源頭監察工作,暫時毋須就中國入口貨品作全面檢測。
恐災區農民走私產品
城大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指出,目前僅靠日本自律,禁止福島周邊地品輸出食品並不足夠,長遠不排除有農民把受輻射污染食物轉移至其他地區,再輸出至世界各地,本港現有檢測措施便不足以應付,認為港府應檢討現有檢測機制,決定是否值得投放大量資源去檢測日本入口的食物,因為核事故發展至今,中國蔬菜亦驗出含人工輻射,港府無可避免要加強檢測,他形容檢測食物輻射屬「長期作戰,個龍門要守好耐」。
學者﹕旅遊日本風險自負
理大核子專家、電子及資訊工程學系講座教授胡仲豪指出,港府可就日本當局最新公布數據,再評估到日本外遊的安全。他指出,現時東京情况較穩定,但不排除當地會再發生地震,又或核泄惡化,市民應做好心理準備,「政府已提了你那裏相較危險,如果市民認為博得過,就應該自己付上責任」。他指出,相信港府只發紅色外遊警示,是衡量過安全和顧及旅遊業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