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港府宣布加快賣地,適逢本港大型地產商正處於資金充裕、賣樓回籠快速階段,入市承接政府增推的土地應無問題,小發展商若寄望大發展商「食滯」而搶得好地,機會恐怕不大。
新盤「豪宅化」呎價輒逾萬
資料顯示,長實(0001)、新地(0016)和恒地(0012)三大龍頭發展商單是首季度售樓套現金額,已達35億至80億元不等(見表),加上手頭流動資產及銀行備用借貸,要「鯨吞」本季度推出的豪宅地,可說游刃有餘。
近年發展商打造新盤的趨向是「豪宅化」,呎價動輒逾1萬元,而位處傳統豪宅地段的全新住宅項目,就更加是有價有市。今次推出的9幅住宅地,三分之二位處港島和九龍,而嶺南學院原址、波老道、海棠路3幅地皮,不但位處市區靚地段,兼且屬住宅乙或丙類用途,將用作興建中低密度住宅,定位必屬豪宅級數,市場人士預期必定成為大型發展商爭奪目標。
論財政實力及今年以來的賣樓戰績,除傳統「大孖沙」長實、新地和恒地外,過去3年賣樓成績亦相當出眾的信置(0083),估計亦是爭奪這批市區地,特別是該3幅市區豪宅用地的最大熱門。
賣樓套現 多者達280億
此外,四大發展商年初已對外公布,今年全年的賣樓套現總金額目標,將高達100億至280億元不等。
至於第一季賣樓成績,以長實戰績最佳,售出單位逾1000個,套現約80億元,盈利貢獻主要來自大圍盛薈;售樓量和套現金額排名第二、三名的,分別是新地和恒地。
明報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