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推算私家車使用率下跌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14日 05:59
2011年04月14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建議增加私家車首次登記稅15%以紓緩交通擠塞及廢氣問題,但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發現,私家車於2000至09年間,使用道路的總量其實下跌,的士及巴士的使用量卻顯著上升,質疑政府向私家車主開刀其實並無理據支持。

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表示,會再了解Webb提出的理據。而運房局長鄭汝樺昨在立法會動議二讀有關增加汽車登記稅條例草案時就重申,去年12月私家車數量的按年增幅為5.4%,屬近10年新高,私家車佔整體車輛約七成,並引述調查指擁有私家車的人會傾向更頻繁使用道路,私家車的路面佔用率亦達四成,調高私家車首次登記稅的目的是遏制私家車增長,紓緩交通擠塞。

然而,David Webb引用了運輸署公布各類汽車使用道路總量的數字作出推算,分析09年私家車數量雖較2000年增加17.7%,但全港私家車於09年行走的總距離其實約為45億公里,較2000年僅多出約1.1%,而08年的行走公里更少於2000年。若計算每輛私家車每日平均行走的距離,亦由2000年的37.4減至09年的32.2公里,而09年每日每公里道路出現的私家車數量(6063輛),亦較2000年少5.8%。他指由於燃油價格上升、港鐵提供更多線路等,市民擁有汽車多是為了方便假日使用,不會經常駕駛。反而09年的士和巴士行走距離,則較2000年分別上升了15.6%和11.4%。

的士巴士用量大升倡增燃油稅代替

Webb認為,單是買車或擁有汽車並不代表會用多了道路空間或污染空氣,若要針對交通擠塞問題,應考慮增加燃油稅以減低市民用車意欲,或者在塞車黑點引入收費,鼓勵市民避免擠塞的道路,相反增加首次登記稅只會減少新車銷售,對擠塞問題只會有輕微影響。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