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莊太量不贊成現時30歲以下,仍未有足夠財力的年輕人,卻向家人或父母借錢置業,因恐他們買下物業後將來供不起樓。
莊於1995年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回中大任教時,樓價正在上升,及至97年達瘋狂水平,當時他十分焦急,怕上不了車,但慶幸沒有在最高位時入市,避過樓市下跌及亞洲金融風暴。
他建議年輕人買樓不要心急追價,因樓市有周期,可等30歲後事業穩定才入市。
買樓適當負債 反成推動力
莊指出,時下有部分20多歲已畢業大學生埋怨買不起樓,甚至入大學時已申請租住公屋,他認為是浪費政府資源和人才資源。
「佢借咗政府幾十萬元讀完大學,唔努力搵工作,仲租住月租千幾蚊嘅公屋單位,對社會有乜貢獻 ?佢之前為乜要咁博去讀書呢?其實努力工作,自己搵錢畀首期去買樓,然後向銀行借錢嚟供樓,適當嘅債項,對人都係一種動力。」
「其實首次置業人士可以考慮稍為偏遠,現時樓價較巿區低,但將來發展潛力大嘅新界區。」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