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早前宣布增加主動賣地,與勾地表制度雙管齊下,希望透過增加住宅供應穩定樓市。發展局長林鄭月娥強調,今年首兩個月樓價累積升幅7%,升勢凌厲,政府賣地正採取更主動和積極的做法,她又重申勾地表並非名存實亡,但強調不會賤賣土地,因土地價格低,受惠的是發展商,置業者未必能受惠。
林鄭月娥昨日在港台節目《星期六問責》表示,政府公布4至6月的賣地時間表和詳情,是明白社會希望更清楚掌握資訊,政府日後亦會考慮此做法,預先公布賣地計劃,但她說這不等於每個月都會推出土地拍賣。
稱今年房屋用地供應豐盛
她又解釋,主動賣地與過去數月發展商沒積極勾地無關,政府只是希望透過土地供應紓緩房地產市場問題。她表示,除了政府賣地,港鐵、發展商今年都會有土地招標,也有新盤供應,形容今年是「房屋用地供應相當豐盛的一年」。
強調勾地表非名存實亡
林鄭月娥強調,勾地表不可能名存實亡,現時勾地表內仍有多幅住宅土地,發展商有興趣便可申請,而且勾地表令政府更有能力應對市場變化。「若今日說廢除勾地表制度,但日後市場出現劇變,如外圍因素、加息環境等,政府需用很大力量把政策扭轉過來」,她認為,市民和商界都希望政策有一定穩定和延續性,而非「大上大落」。
被問到會否調低土地售價,林鄭月娥直言,調低麵粉價不能保證麵包價格也會下調,故「政府不會賤賣土地」,她認為調低價格,「最大受益人或許不是置業人士而是發展商」。
學者贊成預先公布土地供應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主席李永達在商台節目中認為,政府的勾地表措施成效很小,甚至可說失敗,因勾地表一直未能發揮調節樓市作用,市民置業與單位供應量的關係不大,又指若地產商不勾地,政府難以達成樓宇單位供應量的承諾。
港大房地產及建設學系副教授李寧衍表示,政府預先公布土地供應量,對回應樓價升勢過急有好處。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黃比說,勾地表制度並非完全無用,他歡迎政府主動賣地,認為有助清晰市場單位供應信息,令置業者能決定自己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