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通脹大鱷 英鎊仍惡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18日 05:59
2011年04月18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星期堪稱是「通脹」周。繼周二英國公布通脹後,歐元區及美國亦在周五公布新一輪通脹數字(截稿前還未公布)。經過英國公布低於預期的通脹後(實際為4%),市場估計英國通脹會否已經見頂。不過,筆者認為英國通脹離見頂之路仍然遙遠。

細看之下,這次通脹下跌主因是食品、服裝及娛樂等消費品通脹放緩。根據英國零售業聯盟(BRC)上周二公布,英國1月零售銷售下滑,且為15年來表現最糟糕的1月份,顯示了英國消費市場仍然疲弱。不過,坊間亦有另一種說法,消費類通脹下跌主因是當地超市減價。大家須知英國超市一般都不同於香港,當地超市售賣食品以至衣服鞋襪樣樣皆有。萬一超市減價,不單止食品,日常用品以至消費品通脹無一不被壓低。再以按月計通脹計算,食品的名義價格的確有所下滑,故減價理論似乎更能解釋英國食品通脹下跌情况。

英國通脹下跌各有各說法,若以生產成本角度分析,在整體生產成本或食品成本上,近月升勢都頗為凌厲。以減價來對抗成本上升,怎看都不是長遠辦法。

英鎊可逢調整買入 中期看1.67

熱錢氾濫,通脹見頂?說笑罷!近月英鎊兌美元在1.59至1.65水平整固,而且前兩次每當英鎊升穿高位後,都沒有出現Break and Run,反映市場對加息仍有懷疑。不過英鎊走勢仍是一浪高於一浪,筆者亦相信英國加息預期仍會推升英鎊,投資者不妨每當英鎊調整時買入,短期可見1.6450至1.65,中期則1.67以上。但投資者有一點需要留意,近月英鎊上落波幅比其他貨幣大,短炒客容易被震走。中線投資者,宜在1.6250以下才考慮吸納。

劉振業

交通銀行香港分行 環球金融市場部

lauginyip@bankcomm.com.hk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