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代物理學巨人愛因斯坦逝世逾半世紀,其位於瑞士的故居留下不少珍貴文物,香港科學館藉着中瑞建交60年的機會,將200多件愛因斯坦的遺物包括護照、懷表和結婚證書等帶到香港展覽。館內多個互動實驗介紹相對論和光電效應等著名理論,公眾踏上其中的光速單車,更可體驗模擬光速移動時的空間扭曲場面。
今年是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90周年,也是中國和瑞士兩國建交60年,中國外交部和瑞士聯邦外交部聯合贊助中國舉辦愛因斯坦巡迴展覽,去年5月於北京、廣州展出,第三站香港將於今日在科學館舉行。
巡迴展覽 港第三站
今次展品主要來自瑞士伯爾尼歷史博物館,包括100多張珍貴歷史相片和文件複本,價值最高的是愛因斯坦本人的1923年瑞士護照真本,由博物館於04年拍賣會中,以10萬瑞士法郎(約87萬港元)投得。
仿瑞士館「鏡廊」 播映生平
為呈現愛因斯坦的無盡科學世界,伯爾尼歷史博物館設有「鏡廊」展廳,以鏡子鋪設樓梯天花、地板和牆壁,讓觀眾迷失在影子中,並播放愛因斯坦生平照片。科學館一級助理館長梁偉明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將效法伯爾尼歷史博物館,建造鏡子組成的走廊,參觀者如置身無窮的反射影像之中,其中會播放愛因斯坦生前的照片。
梁偉明說,愛因斯坦是物理學偉人,在他以前,無人懷疑時間和空間的絕對性,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卻認為在光速下,影像、時間會改變或扭曲,突破了17世紀科學家牛頓的古典科學觀。
模擬黑洞裝置剖析理論
展覽為讓公眾理解相對論,將設「模擬單車」裝置,市民只要坐在單車上踏腳踏加速,眼前的巨型屏幕便會展現以光速移動下的景象,景物一一扭曲,時間有如停頓。展覽另有模擬黑洞等裝置,剖析其理論如何影響後世的宇宙觀。
愛因斯坦發明另一方程「E=mc2」,解答質量和能量關係,即在核子反應堆中,釋放能量相當分裂出的原子核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理大教授:對基礎物理影響深遠
理工大學電子及資訊工程學系講座教授胡仲豪笑言,大學時已景仰愛因斯坦,他說:「愛因斯坦對想不明白的現象嘗試解釋,不甘滿足於簡單假設,實驗證明愛因斯坦的想法是正確的,對於基礎物理有開創性的影響。」
展覽由即日至8月,於尖沙嘴東部科學館特備展覽廳舉行,票價30元,團體票七折、學生票半價,不設周三免費入場,逢周四休館,查詢可致電2732 3232。
明報記者 彭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