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埃及政府顧問﹕資訊透明才進步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18日 05:59
2011年04月18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初「茉莉花革命」席捲北非國家埃及和突尼斯,統治超過20年的獨裁者紛紛倒台,其中facebook、twitter等互聯網工具令當地青年互通消息,成為集結力量的有效工具,故不少西方傳媒亦稱之為「互聯網革命」,但埃及國家通訊科技部顧問Effat El-Shooky(圖)指出:「這是年輕人的革命,不是互聯網的革命。」

適逢「世界信息峰會大獎賽2011」在香港舉行,世界各地資訊科技界精英過去一周雲集香港討論革新科技及互聯網對世界的影響,Effat代表埃及出席。對於執政逾30年的獨裁者穆巴拉克短短1個月內倒台,Effat直言十分感動:「它(革命)在埃及發生了,它成功了!」

切斷通訊不可能制止抗爭

埃及人口超過8000萬,當中超過一半是25至30歲的年輕人。Effat說,年輕人掌握新科技,但推倒獨裁的革命不應稱作互聯網革命,而是年輕人努力的成果:「他們討論了超過11個月……他們用不同的途徑組織,不獨是互聯網。」不過她承認互聯網有重要的角色:「互聯網容許他們分享各自的問題,又將不同界別專才齊集一起,實現個人力量不可能達到的成果。」

Effat說,一開始年輕人只進行改變的對話(Dialogue for change)而非革命。政府一直也知道有關對話,不過想不到事情後來擴大至不可收拾的地步。她說示威活動在1月25日開始,政府曾於1月28日切斷網絡、中止手提電話服務,但「那個時候已經太遲了」,民眾一早已經達成爭取自由、民主和平等的共識,「儘管通訊被切斷,大家的目標是明確而一致……政府不可能制止。」

作為國家通訊科技部的顧問,Effat坦言:「我們有問題,是因為資訊不透明。」她說,埃及軍方於革命後,在facebook上設立討論區,公布軍方最新的政策,「每分每秒都有市民在網上留言……突然之間,所有人都在討論,即使文盲也開始了解何謂民主。」Effat深信只有維持資訊的透明度,人民了解國家的實况,社會才能進步。

明報記者 余卓善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