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費城交響樂團與中國的友誼可追溯到1940年代,樂團曾在二戰期間舉辦慈善義演,為飽受戰亂之苦的中國醫院籌款。樂團首次訪華是在1973年,費城交響樂團在時任美國總統尼克遜(Richard Nixon)安排下,成為首個到中國演出的美國「文化使者」,對中美建交起重要作用。
函尼克遜盼訪華
在尼克遜和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訪問中國前,費城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世界著名指揮家奧曼迪(Eugene Ormandy)已於1971年寫信給尼克遜,希望樂團能夠訪華。在尼克遜的支持下,經過中美政府長達兩年的接洽,樂團終收到來自中國政府的表演邀請。該次演出亦為西方藝術在文革爆發後「回歸」中國鋪路。當時28歲的小提琴手克萊因(Herold Klein)憶述,當日觀衆在演出結束後非常有禮貌地鼓掌,「看上去像是聽到完全陌生的東西一樣」。從那時起到2010年,樂團最少5次訪華,其中2008年為紀念樂團首次訪華35周年,同時亦為慶祝中美建交30周年系列活動拉開序幕演出。
2010年5月初,費城交響樂團應邀到上海為世博會助興,成為首支在上海世博演出的國際樂團。樂團總裁烏爾加穆爾當時說,「能以音樂來繼承和發揚中美之間的傳統友誼深感榮幸」,樂團在中美關係史上一直充當「友誼的使者」。同年5月7日晚,費城交響樂團在世博文化中心先後演奏了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美國國歌《星條旗永不落》及《藍色狂想曲》等,中國鋼琴家郎朗亦有份參與表演。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