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食環署外判清潔工遇上罕見化學意外,4名工人在灣仔一後巷工作時,懷疑將漂白水混合「哥士的」時引發輕微爆炸,估計釋出有毒氯氣和大量黃色煙霧,其中一名女工吸入氣體後一度無呼吸脈搏昏迷,經搶救後命危,其餘3名男工亦不適送院。有學者提醒,漂白水絕不能混合其他化學品使用(見另稿)。
命危女工羅╳希(57歲),經搶救後留醫深切治療部,吸入氣體感到不適的3名男工楊╳輝、蕭╳良和施╳偉,送往律敦治醫院治理後情况穩定。
4名傷者都是食環署的外判清潔工,受聘於利興清潔服務有限公司。有傷者同事趕赴醫院了解狀况,表示女傷者任職清潔工多年,約一年多前起在利興工作,已婚,育有子女,為人友善且熱心幫助同事。
食環署發言人稱,利興是食環署灣仔區街道潔淨服務承辦商,事發時4名工人正準備清洗謝斐道118號後巷。發言人強調,清潔服務合約訂明承辦商必須遵守《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及其他相關法例,其管理及督導級人員亦須接受如何防止意外發生的訓練,承辦商亦須為員工提供如何安全操作工具的訓練。
外判商:料工人未跟足指引
利興負責人昨向傳媒表示,公司有發出指引給工人,說明不能將不同清潔劑混合使用,相信有工人沒跟足指引工作,導致意外。
現場為灣仔謝斐道118號後巷,昨早約10時,3男1女清潔工在上址準備清洗後巷時,懷疑女工在一個直徑約1米、高約1米的鐵桶內,將漂白水混合哥士的(即氫氧化鈉,sodium hydroxide),詎料隨即引發化學反應並輕微爆炸,冒出大量黃煙,並估計釋出有毒氯氣。
有街坊稱,當時聽聞兩下爆炸巨響。事發時在後巷附近食肆工作的尼泊爾裔洗碗女工形容,爆炸震耳欲聾,到後巷查看之下,發現4名清潔工被大量黃色煙霧籠罩,狀甚痛苦,其中一女工全身沾滿黃色粉末,倒卧地上,高呼救命。她立即返回食肆取出口罩給其中一名男工,又從食肆拉水喉向受傷的清潔工射水,並遞上食水給他們飲用。
女工臉部熏黑 一度無呼吸脈搏
消防及救護員未幾接報到場,重傷女工要由擔架牀抬上救護車,臉部遭熏黑,送院時已陷入昏迷,一度沒有呼吸脈搏,送院搶救後情况危殆。至於3名男工送院時仍然清醒,能自行步上救護車,但要戴上氧氣罩協助呼吸,由於事發時爆炸聲響巨大,有男工送院時仍要用雙手掩住雙耳。
事後現場地面遺下黃色粉末和黑色垃圾袋碎片,鐵桶內亦留下小量黃色粉末。另外,現場留下3個容量約5加侖的膠桶,其中兩個貼有「sodium hydroxide」和濃度為12%的標籤,另一個的標貼則寫有「抑制酸性清潔劑」。政府化驗師事後取走粉末及化學品樣本化驗,警方將案件列作工業意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