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瑞士日內瓦CERN的地面加速器技術室,平日會示範及拆解粒子撞擊器(LHC)的運作。粒子物理學科學家的工作是找出世界上最細小的粒子「夸克」(Quark),夸克由科學家在1964年提出理論,至去年才由LHC對撞證實存在,是粒子物理學的一大進步,科學家可透過對撞器模擬宇宙大爆炸。
夸克為宇宙最基礎粒子
1964年,物理學家Murray Gell-Mann及George Zweig提出夸克的存在,被指是宇宙中最基礎的粒子,故被譽為「神的粒子」。科學家舉例,若一個原子的直徑放大成10公里大小,夸克相對直徑僅約0.1毫米。組成萬物的原子,由質子、中子和電子組成,質子和中子各分別由3粒夸克組成。
科學家早在1980年代已構思建設LHC,至1994年,由Lyn Evans領導下正式成為CERN重點研究項目,98至02年間,在地底100米建27公里的隧道,放置加速器,讓質子加速至接近光速的99.9999991%,兩粒質子能在對撞器中對撞,實踐愛因斯坦理論。LHC每秒出現6000萬次粒子對撞,交由超級電腦統計、儲存及分析對撞數據,找出「神的粒子」足迹。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