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市區重建局在兩個月後啟動「促進者先導計劃」,協助舊樓業主蒐集業權聯合出售給發展商。申請者須有五成業權人同意出售,並在兩年內達到八成或九成業權人同意,始能啟動拍賣程序,市建局會收取拍賣價的1%作費用。有立法會議員批評此舉最後結果是方便發展商蒐集足以啟動強拍的八成或九成業權,令不願賣樓的小業主受損。
市建局主席張震遠昨日於記者會上強調,計劃和強拍無關。市建局由以往主動收地重建,改為新增促進者的角色,是因應市區重建策略檢討中,有業主要求由公平公正的公營機構協助聯合出售業權的意見,「我們不是收購,而是希望業主將業權集合一齊去拍賣,我們在項目中沒有利益。」
具體方案要待兩個月後始出爐,市建局估計今年會接兩宗申請。申請者須符合多項條件,第一是有至少五成不可分割業權的持有人同意出售;第二是有關舊樓須有明顯失修;第三是這些樓宇若在市區更新地區諮詢平台中,則應位於平台的「重建區」內,而非位於「保育區」內;第四是若樓宇已集合了大比數業權,並處於聯合出售的成熟階段,市建局不會接受申請。
墊支估值查契助游說
市建局接受申請後,會收取兩萬元費用,然後墊支聘請顧問進行測量、估值、查契等工作,市建局職員亦會游說未參與計劃的業主加入。計劃有兩個時間表,一年後同意者須增至六成業權,兩年後須達到八成或九成業權,具體目標由市建局決定。
當同意出售的業主達到八成或九成業權,便會與拍賣顧問簽署必買必賣協議,並在3個月內安排拍賣。市建局會收取賣價的1%作為費用,以推展未來的促進者項目。
拒發展商申請免淪工具
對於會否等同協助發展商收樓,張震遠強調計劃是協助個別業主。市建局消息人士則指出,如果發現申請聯合出售的業主為收購商或發展商,市建局可以拒絕其申請,以免成為工具。
公民黨余若薇指市建局不應協助發展商取得強拍門檻。因發展局去年已將樓齡50年以上舊樓的強拍門檻由九成業權降至八成業權,引起爭議,現在市建局由介入協助收購,會令被強拍的人怨氣更大。她又質疑市建局干預私人市場的工作,是與民爭利。
業界質疑政府搶生意
「人民規劃行動」成員王浩賢亦說﹕「發展商自己去收樓都算,為什麼市建局要幫手集合八成業權?且沒有處理另外兩成不肯賣樓的小業主,又不照顧租戶,又沒有社工隊支援,完全沒履行社會責任。」
田生集團項目總監陳志凌則指市建局做促進者,對他們業務影響不大,但質疑為何政府要花資源做私人市場業務。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董事總經理陳超國亦質疑政府做法搶生意,但指私人市場可以提供較貼身和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