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股跌309點,收報23520點,成交金額693億元,反映現水平未足以吸引投資者大舉入市。歐洲股市反彈,德法兩國製造業數據理想為當地股市帶來支持,足以抵銷希臘債務重組傳聞的影響。
但昨晚美股初段卻反彈乏力。高盛業績勝預期,高開逾1%之後,卻要倒跌。強生業績好及新屋動工數據勝預期,也無法推動美股上升,短線市况仍不明朗。
標普突然出手相當意外,但美股周一驚了半天後,尾市跌幅已大為收窄。亞太區股市就恐慌得多,並且以「與世隔絕」的內地股市表現最差,跌幅達1.9%冠絕亞洲。
金價首見1500美元
匯豐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預覽,4月初值數據為51.8,與上月終值持平,正面看是製造業增長靠穩,負面點則是動力不足,僅略高於2月份7個月低位51.7。當中亮點是投入和產出價格指數雙雙創下8個月低位,顯示通脹壓力有所放緩。整體來說,由於首季經濟增長達9.7%,最新通脹則為5.4%,投資者的想法肯定是靠短期增長放緩來壓通脹,適逢PMI持平,更加強動力放緩的傾向,中港股市仍很難離開保歷加通道範圍。
標普降前景展望最受惠的是金價。黃金的投資作用主要是避險,例如戰爭、惡性通脹等,故發揮作用時往往亦是在極端環境,一旦太平盛世,除了作為飾物、嫁娶之用便乏人問津,走勢自然亦以急升急跌為主。
回顧由01年至今,美元轉弱下拉動金價長升長有,由低位約250美元升至昨晚突破1500美元,升幅近5倍,而當中大部分升幅又於海嘯後出現,更令投資人士有畏高症。筆者絕非黃金的專家,認識極之有限,但以普通常識將目前環境與80年前後的金市比較,似乎仍有上升空間。
石油危機引發美國經濟在74年至75年上半年期間持續衰退,為刺激經濟,當局大增貨幣供應,由75年下半年至77年期間,M2增長持續達到雙位數字,主要介乎10%至略高於13%(較目前的中國收歛)。其後經濟表現強勁,76年至78年期間,增長平均達中單位數字,但當局識放唔識收,在78年至80年間,M2增長仍保持在高單位數字,結果導致通脹抽升至14.8%,最終引發市場避險而爭相追捧黃金。
金舖股跑贏金礦股
當年是政策錯誤,今天則是主動印鈔,而印了兩年卻依然未有令美國經濟的核心問題,疲弱的樓市帶來多少起色,聯儲局消息人士已透露會將到期債券的資金再投資,意味當局「放水」政策退出遙遙無期。再加上希臘債務重組傳聞、各國政府的償債能力等憂慮,隨着時間過去,金價似乎反覆上升的機會較大。
再者,金價不但跑贏美元,以人民幣、歐元等主要貨幣計算同樣大幅升值,大眾亦開始認清這個事實,故去年對黃金需求最大的國家,便是中國和印度。過去兩年,全世界的人都能體會到「凡是中國人會買的東西,都會漲價」。根據彭博的資料,經通脹調整後(以1982年的通脹為基數)的金價現為668美元,較1980年高位1100美元仍有一段距離【見圖】,加上未出現恐慌性買入,後市仍可看好。
看好金,當然可以炒期金。在港股,近日金舖股表現較金礦股更加貼近金價走勢。昨天六福(0590)及周生生(0116)齊漲6%。其中六福庫存多,會受惠金價上揚,有調整可再買入。
撰文:江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