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九巴加價3.6% 屯門重災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20日 21:59
2011年04月20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每日有逾250萬市民乘搭的九巴及龍運巴士將於5月15日加價,平均加幅分別為3.6%及3.2%。以金額計算,新界西路線加幅最大,屯門區近半路線每程加5毫以上,部分過海線更加6毫;天水圍、元朗過海線亦加5毫。多個政黨批評,九巴母公司載通國際坐擁9.3億元盈利仍要加價。

油價高企 1/3路線虧損

政府消息人士稱,若正處於高位的油價未來一年維持現水平,九巴即使加價,其資產回報率仍不會高於1%至2%。消息人士透露,現時九巴300多條路線中,約逾200條線虧損,理由是巴士公司一方面為維持一定服務水平,即使在非繁忙時間也維持一定班次,致成本增加。

撇除馬場路線,根據政府提交立法會的文件,今次九巴以隧道線加幅較高為由,申請部分路線加0.6元,以元朗至銅鑼灣的968線為例,由21.4加至22元。然而由於聯營路線不受加價影響,多條過海線,特別是馬鞍山居民,能避過一劫,毋須多付車資。

屯門線近半加逾5毫

屯門區可謂其中一個加價重災區,區內35條九巴線中,近半加幅0.5元以上,多條過海線如建生至灣仔的960線,以及山景至灣仔的961線均加0.6元,至19.4元;專門接載晨早上班客、由屯門碼頭出旺角的59S特別線,更加0.9元至17.3元。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鄭家富歸咎西隧加價效應,促請政府回購西隧。但消息人士解釋,屯門出市區的巴士線加幅較大,只因其原先票價基數較大,與西隧最近的加價應沒太大關係,隧道費只佔巴士營運成本一個很低的百分比。

龍運巴士加價3.2%

專營機場線的龍運巴士,加幅為0.3至1.7元,當中來往荃灣和東涌的E31加至10.8元,來往聯和墟和機場的A43更要加1.7元,至30.9元。

兩間巴士公司去年7月分別申請加價8.6%及7.4%,但行政會議昨日最終批准的加幅低於原來的一半, 根據政府預測,九巴整體乘客中,82.8%面對加價,59%九巴乘客每程要多付0.3至0.5元,40%每程多付0.1至0.2元,1.7%的乘客每程要多付0.6元或以上。而66%龍運乘客每程需多付0.3元,約一成半每程需多付0.7元或以上。

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昨表示,明白市民在通脹下關注各項生活開支加幅,但同時亦理解巴士公司有需要加價,以提供具質素服務。行會已考慮一籃子因素,包括員工薪酬和燃油成本均增加,但載客量卻受鐵路競爭、金融海嘯等因素影響而下跌,當中為提升巴士安全,九巴須落實運輸署新指引,增聘516名車長以延長休息及用膳時間。

鄭汝樺:加幅合理

鄭汝樺強調,今次加價,幅度已低於可加可減機制計算下的參考加幅3.92%,以及自2008年6月巴士加價後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增幅5.72%,加價後對指數的影響大約0.03%,認為加幅是合理的結果。

對於公眾質疑巴士公司開天殺價,鄭汝樺重申,是次加幅遠低於巴士專營權下的參考回報率9.7%,至於巴士公司申請的加幅為其決定,但政府有一系列機制找出合理加幅。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蘇偉文指在商言商,相信政府會作合理把關,他認為,加價幅度不應與通脹直接掛鈎,而是要參照市民的負擔能力,可加可減機制已是一個重要參考指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