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咖啡店東主:張宇人不代表我 李卓人也請收口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20日 21:59
2011年04月20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走出傳媒的世界,轉型開辦咖啡店,店員時薪早已超過28元,最低工資對吳婉君來說,原是事不關己。不過,近日飯鐘錢、休息日是否計薪等議題炒得熱哄哄,工會四出捉拿「無良僱主」,商界有冤無路訴,吳婉君忍不住在網上發表文章——〈張宇人不代表我,李卓人也請你收口〉,旋即被網民瘋狂轉載。她要表達的是:最低工資不是致命傷,「有工無人做」,才是小店的最大威脅。

曾任記者十載的吳婉君,3年前與合伙人於砵蘭街開辦TC2咖啡店,由當年八成客源為朋友、行家,到現在建立出熟客生意,開業3年裝修費仍未賺回來,但她仍堅持不可待薄員工,店內樓面、廚房及清潔工,一直以來時薪超過法定最低工資的28元水平,5月起實施最低工資,薪酬理應不太受影響。

不怕最低工資 人手短缺「攞命」

不過,人手短缺卻成了咖啡店的「催命符」,「店外張貼的招聘告示,由去年中至今從未撕下,換的只有在紙上的職位名稱!」日、夜間清潔工、兼職侍應、水吧等空缺,即使時薪高達28至35元,節日的黃金時間再加薪,賺錢有分紅,可是店內員工來回轉換了數十遍,「不單是我舖的問題,走在砵蘭街的食肆,十居其九都在請人」。

吳婉君不明白,為何最低工資恐引發失業惡化之時,仍然「有工無人做」,「在勞工處登招聘,10個有9個應徵者不出現,餘下一個聘用了他,又不出現」。結果她親自上陣頂替水吧、清潔等工作。「曾有日間洗碗工要求多多,我出時薪30元,她要求35元,但上班一天就說『洗唔切』要辭職,所以問題是她們揀擇!年輕人又寧願到快餐店工作,夠『hea』、不用追數、較輕鬆,無金錢概念,總之一大班人去玩夠食夠就可以了。」

一直受請人問題困擾,而近日最低工資鬧得熱哄哄,商界與工會互相指摘,身為小東主的吳婉君終按捺不住心中之憤,於社交網站發表文章〈張宇人不代表我,李卓人也請你收口〉,直斥政客不是,文章上載兩天,即被網民轉載。

「張宇人只助大企業 不理中小企」

吳婉君批評,代表飲食界的張宇人,只為大企業發聲,根本接觸不了中小企的她,代不了她發聲:「20元請人,對我們小餐廳來說根本是不可能,應徵者對小店無信心,高薪請人才有希望。還有政府帶頭無飯鐘錢,倒頭來加薪予外判工四成,顯然是當年過分剝削,政府才是無良!」

洗碗工人長缺 職工盟「無介紹」

另邊廂,代表工會的李卓人,天天為勞工請命爭權益,但即使職工盟與咖啡店只有一街之隔,從來都轉介不了任何人應徵,她多番強調:「是一個也沒有!跟工會的人說了不下5次,直接跟李卓人說,他只笑言:『可能他們不願做吧。』問題在於爭取最低工資,只為了拋出28元這個數字?保安浮現裁員潮,工會如何幫助他們?即使有工亦無人做!」

張不回應 李允努力轉介

記者昨向張宇人及李卓人查詢,張宇人表示不回應。李卓人稱,由於工會所培訓的會員已從事其他行業,承諾會再努力轉介求職個案至咖啡店。他又指喜見有小東主發聲顯示社會實况,「希望失業者不要太揀擇,怕被裁的人可考慮到砵蘭街的食肆應徵,發揮工作配對功效」。

明報記者 陳家俊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