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珠澳橋裁決成「新標準」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20日 05:59
2011年04月20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港珠澳大橋工程的環評報告被上訴庭裁定「不合格」,有環境諮詢委員會成員表示,高等法院重新演繹環評制度,若政府不上訴,意味日後須按「新標準」審議環評報告。據悉,路政署將於短期內向環保署提交屯門西繞道的環評報告,預料會參考裁決做額外評估,確保可成功闖關。

鄭汝樺:正研究判辭

對於高等法院裁定,港府在港珠澳大橋環評報告的司法覆核中敗訴,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對裁決感到可惜。她表示會細心研究判辭,決定下一步行動,強調政府按一貫既定程序做環評。她又指大橋工程對香港十分重要,希望減少因裁決而對工程造成的延誤,目前的目標仍然是在2016年完成香港段工程,當局會研究是否分期進行和落實工程。

路政署未有正面回應會否就屯門西繞道工程,按高院要求額外評估工程選址原有的空氣質素,作為比較的基線。該署只表示,環保署已於2011年2月28日發出環評研究概要,路政署會按法例要求完成環評。政府消息表示,環境局仍在研究判辭,包括如何把工程對原有空氣質素影響納入評審準則,以決定是否通過環評報告。

有環諮會委員檢視最近提交的多份環評報告後指出,路政署稍後提交環諮會審批的屯門西繞道環評報告將首當其衝,若不補充內容,隨時成為高院裁決的另一犧牲品。

議員:高架橋勢加劇污染

事實上,路政署進行屯門西繞道地區諮詢多時,去年更拋出10個走線方案,最後推薦隧道及高架路各佔一半的方案,但仍然備受爭議。民主黨屯門區議員陳樹英指出,繞道北段以高架橋形式興建,部分幾乎與屯門公路並排而行,「有如多了一條屯門公路,西面的兆康苑還隔了一條屯門河,東面的叠茵庭最慘,現時情况已很差,再多條高架橋,一定加劇空氣及噪音污染」。她認為政府應考慮以隧道取代高架橋,避免環評報告再遭司法挑戰。

東涌發展計劃或受挑戰

除了屯門西繞道,有環諮會委員指早前獲通過的垃圾焚化爐環評報告,亦未有交代選址本身的空氣質素。

另外,土木工程拓展署與規劃署昨日就東涌發展計劃,諮詢環保團體,透露稍後會同時進行工程研究及環評,該名委員指出,計劃大幅擴展新市鎮,可能加劇該區空氣污染問題,這些較具爭議的項目隨時會受挑戰。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