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大亞灣氚排放升 專家質疑無害說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20日 21:59
2011年04月20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大亞灣核電站公布3月份氚水的累積排放量回升,佔全年限值的5.47%。香港核電投資有限公司(港核投)早前發出聲明表示氚排放屬核能發電過程的自然產物,而且分量極少,遠低於國家訂下的准許年限值,不會影響周邊環境及人體健康,但專家質疑有關說法。

胡仲豪﹕沒說濃度評估難

港核投網站顯示,氚水的排放量於今年1月及2月累積排放量,分別佔每年許可限值的1.12%及2.78%,但3月增至5.47%。理大固體電子學講座教授胡仲豪表示,雖然港核投發聲明稱氚屬核能發電中的自然產物,但他認為「不是正常程序便有權排出放射物,影響市民」。他指港核投公布的數據是總排放量,但沒顯出濃度,難以評估影響。他又指出,小孩及孕婦可承受的劑量較成人少得多,因為氚可影響DNA成分,影響發育,可導致畸胎及夭折。

中電﹕濃度極微不損健康

中電回應指出,國家就不同排放物包括氚所定的准許年限值,只用作電站排放量的限值指標,物質排放至空氣或水後會進一步稀釋,從過去大亞灣附近海域抽取的水樣本中顯示,氚的濃度平均約為每公升5貝克,相對世界衛生組織就食水所定的攝取上限為每公升1萬貝克,濃度極其輕微,不會影響環境及人體健康。

藍凌志不建議設核電比例

中電常務董事藍凌志昨表示,若要達到政府定下的減排目標,核能乃重要一環,內地在福島核災後現正檢討核電計劃,待有結果後才能決定中電的核能計劃。

他指中電將執行政府經公眾諮詢後所設定的能源組合及減排計劃,但不會建議政府設定核電佔發電的比例。他形容,天然氣價格受油價影響,也會排放二氧化碳,核能則更乾淨,價格更具競爭力,亦強調以安全為重。他指出,大亞灣核電站的設計可抵禦黎克特制8級地震,並擁有天然屏障及約17米高防波堤抵擋海嘯。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