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港沉寂兩年的食河豚中毒案再現,兩名中年男女前日在西灣河街市一個海鮮檔買了一條河豚作晚餐後約7小時,出現四肢麻痹等中毒徵狀,現仍須留醫,海鮮業界指有人以20元一條出售河豚。食物當局2009年底表明立法禁止鮮河豚入口,但至今只聞樓梯響,要靠業界自律。
食物安全中心昨日派員前往涉嫌出售河豚的海鮮檔調查,但檔主堅稱沒有出售河豚,食安中心亦未有在檔口找到河豚。
進食7小時後 四肢麻痹
不過,香港海鮮聯合總會主席李彩華說,他昨日向相關街市業界求證,獲悉該街市確有一個海鮮檔以20元一條出售河豚,相信來源是由漁船拖回來,然後整批以廉價出售,疑檔主沒有徹底清除有毒部分。他坦言,鮮有聽聞魚檔公然賣河豚,亦會再次提醒同業勿冒險出售。
衛生防護中心說,疑食河豚中毒的57歲男子和59歲女子,前日於西灣河街市購買河豚晚膳,進食後約7小時出現手腳乏力、四肢麻痺及暈眩等中毒徵狀,其後送入東區醫院,目前情况穩定。
防護中心稱,河豚毒素主要集中在魚的肝臟、生殖腺及魚皮,不能透過高溫烹煮分解。中毒諮詢中心副顧問醫生陳耀祥說,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若攝入劑量大可令神經麻痹,令人不懂呼吸致死,暫無針對的解藥,主要靠支援性治療,待中毒者慢慢將毒素排出。但他提醒市民,切勿自行灌飲大量清水試圖將海豚毒嘔出。
政府早在09年底表明會立法禁止鮮活河豚入口,食物及衛生局發言人說,當局正就制訂相關規例展開準備工作,但未交代立法時間表。
一家三口採摘植物食用中毒
另外,防護中心昨亦公布一宗懷疑食草藥中毒個案,一家三口(53歲父、54歲母和19歲子)上周二(12日)在家中飲用自行烹調、在鹿頸附近行山時採摘的「可能是藥用植物無根藤」湯水中毒。化驗證實湯水含有「鈎吻鹼」,懷疑3人可能將生長在無根藤旁邊含有鈎吻鹼的植物如斷腸草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