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珠三角10年建50反應堆 料需數千專才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24日 05:59
2011年04月24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核能學者呂堅指出,未來10年,香港鄰近地區將興建至少50個反應堆,預計需要數千專業人才,因此,內地與本港加強培訓人才相當重要。他表示,港府應在福島核事故之後,投放更多資源在核電專業和安全發展,否則一旦有大型核事故發生,本港難有專才應變。

曾在法國研究當地核電發展、城大科學及工程學院院長呂堅接受訪問時表示,以現時廣東珠三角的發展速度,未來10年將有逾50個核反應堆興建,「這無可避免。廣東一帶人口密集,但可以供應電力的煤漸少,環保能源如太陽能和風能亦受地方所限,核能較為可取」。

無權限制數目 參建利港安全

福島核事故發生後,呂堅認為,港府就培訓人才確立目標刻不容緩,「既然核能有必要,本港將來又會有50個類似的『潛在危機』在附近,(我們又)無法控制興建數目,因此參與核電廠設計、安全發展等,都有利於本港安全」。呂堅舉例說,福島核事故後,中國核能安全相關機構,已要求國內專家在兩年來由300人增至1200人,反映內地也未必有足夠專家應付事故;而香港即使現在開始培訓,也要數年後才有首屆專科畢業生。

呂堅去年加入城大後,期望開辦核能風險及管理的課程,並在2月向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提交建議。他表示,福島核事故後,部分人或會更擔心在核電廠工作危險,不過,他強調核電廠設計本為安全,加強培訓人才正是希望未來的設計可更完善。

核子專家理大講座教授胡仲豪亦預計,未來20年珠三角地區,連同科學家、核專家、維修人員及工程師等總共需逾2萬人協助發展核電廠,「而且,屆時部分核電廠會老化,完善保養也極為重要,與其被動地應付,我們極需要培訓專業人才參與,起碼可提高核能發展的透明度」。

明報記者 鄭穎瑩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