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昨日是清華大學100周年校慶日,官方在人民大會堂高規格慶祝。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發表講話,承認中國高等教育還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同國際先進水平還有明顯差距。官方新華網則發表評論,指中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仍有3大問題,包括缺少對科研、教學的追求;缺少全球化視野;缺少寬鬆環境與平和心態。
「不斷提高品質,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胡錦濤說,中國高等教育與仍與國際有明顯差距,必須適應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推動社會和諧進步的要求,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借鑑國際先進理念和經驗,全面提高高等教育品質。
世界大學排名 清華第58
身為清華1959級校友的胡錦濤,給清華和全國學生提出3點希望:把文化知識學習和思想品德修養緊密結合起來;把創新思維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把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他並強調,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高水準大學,是中國建設人才強國和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舉措。
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今年1月曾下豪語,「爭取在2011年建校100周年之際,使清華大學躋身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被民間笑稱「放了一個天大的百日衛星」。根據各國公布的世界大學排名,2010-201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排名中,香港大學、香港科大分居第21和第41位,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排第37名和第49名,清華大學則是第58名。另在「QS世界大學排名」評比中,清華大學排第54名,同樣落後於港大和北大。
清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培養了新中國最多的官員。據不完全統計,包括總書記1人、中央委員50名、候補中委26人、總理1人,副總理9人、省部級官員280人、人大委員長1人、副委員長7人……但其培養出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卻寥寥可數,只有後來留美的楊振寧。
學者指缺少全球化視野
昨日微博上熱傳一則消息:「900年歴史的牛津大學,培養了7個國家的11位國王、6位英國國王、4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53位總統和首相.....。有意思的是這所英國最古老的大學甚至沒有舉辦過像樣的校慶,對學術對真理的追求讓她畏懼名利。」
中國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有多大?來自近40個國家和地區130多所大學校長前日在清華出席2011大學校長全球峰會。不少學者指中國頂尖大學在學術、科研、教學等各方面緊盯世界一流水平的氛圍仍不夠;缺少全球化視野和寬鬆環境與平和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