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燃氣(0384)股東權鬥愈演愈烈,今日舉行的股東特別大會,將會表決是否罷免代表中方股東海峽金融的兩名董事李小雲和徐鷹的董事職務。據消息人士表示,在了解多名主要外資股東的初步投票意向後相信「贏面」甚高,同時強調公司董事會與兩大中方股東海峽金融及中石化立場並非處於對立,相信事件可以在罷免李、徐二人後獲得解決。
據該消息人士稱,除亞洲開發銀行至今仍未表態外,根據部分由股東提交的委託書,中外股東的初步意向顯得壁壘分明:大部分外資股東如阿曼石油及印度Gail均表示會投贊成票,至於未有提交委託書的韓國SK,據了解贊成機會亦甚高。
海峽金融反對 股權屬少數
根據聯交所資料,中燃原董事總經理劉明輝持股約13.43%,即使扣除其中未行使的購股權部分,持股量仍有約8%,加上已表態的外資股東,贊成罷免李、徐二人股東佔中燃股權已超過30%,相信成功通過議案機會甚高。反對罷免最力的海峽金融,持股約4.6%,連同中石化的9.92%,也不過是14.52%。
中燃今次股東內鬥,予人感覺一直是中資股東與外資股東之爭,除傳出劉明輝被捕前曾經試圖與外資股東聯手奪取公司主導權外,中資股東之一的海峽金融亦多次炮轟現任管理層,最近更有傳中石化會反對罷免徐鷹及李小雲。但該消息人士指出,控股海峽金融的國台辦至今未有介入,而中燃董事會現時與國台辦亦其實並非「無得傾」。
國台辦無介入 中石化未表態
至於中石化方面,本報記者曾致電中石化發言人,但對方拒絕回應中燃相關查詢。該接近中燃消息人士表示,儘管獲公司邀請,但中石化一直沒有委派董事進入中燃董事會,甘於擔當被動投資者角色,相信今次事件亦不會積極參與。
事實上,市場一直擔心,即使成功罷免李小雲和徐鷹,在缺乏中方股東支持下,中燃能否繼續獲得新的管道燃氣項目,以及現有項目會否因今事件生變。中燃方面近期竭力淡化中外股東內鬥的印象,一再強調罷免董事僅是基於李、徐二人個人操守問題,從未與海峽金融正面衝突。
中燃欲淡化中外股東鬥爭印象
該消息人士表示,中燃現時正由專業管理團隊負責營運,李、徐二人實際上未曾積極參與中燃日常工作,因此罷免二人不可能影響集團運作。而且由劉明輝因涉嫌經濟犯罪被公安拘禁起至今,中燃仍能取得數以十計的新項目,反映今次事件未有為公司在取得新項目上構成阻礙。
根據中燃公布,自去年12月至今,集團已先後取得包括安徽毛集在內的8個燃氣特許經營權項目,另有熟悉燃氣行業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以現時民營的新奧(2688)為例,現時規模已較成立初期擴大的中國燃氣,議價能力有所增強,是否仍必須依賴國資背景發展值得商榷。
(明報記者鄧偉忠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