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安徽海螺水泥(0914)公布首季業績後,股價在50元之上反覆過後再度破頂,連帶同業亦愈戰愈勇,例如中國建材(3323)便成功突破28元至30元區間展開新升浪。其實水泥業的基本因素強勁,廣為大眾所知,但市場始終對如此好景存有戒心,憂慮往後或出現變數。隨着美元大散市場風險胃納急增,這類強勢股仍會有不少資金追捧,料後市仍會持續強勢。
中國很多行業的特色是好景時供應急增,大量產能建設後便出現供過於求,這是典型的周期性問題。以水泥業為例,2004年極度好景,但隨着當年的大量產能陸續落成,隨後兩年便直插谷底,強如海螺亦曾出現收入不足以支付現金成本。
不過,自2009年9月30日停止審批所有新項目後,執行力度相當理想,去年下半年威力開始顯現,水泥價格急升,今年將踏入全面收成期。雖然不能排除中央會再度放寬,但即便如此,相信亦只會讓大型企業增產,由於同業合作關係已形成,行業投資將會相當自律,價高產量升,對業績利好多於利淡。
成本方面的憂慮則是煤炭價格上升。煤炭佔水泥生產成本達到30%至40%,現時煤炭價格升幅介乎15%至20%,市場難免憂慮邊際利潤受壓。對於任何供求關係緊張的行業,其實要將成本轉嫁均輕而易舉。事實上,踏入4月份水泥旺季開始,不少地區的水泥價格已開始上漲,幾乎所有水泥企業均表明,即使當前價格已處於高位,但旺季仍會如以往般漲價,筆者相信,今年邊際利潤擴闊的機會大於下跌。
中西部地區續帶動增長
令估值難以繼續擴張的因素,則是中長線前景。確實當前極度好景,但2012年或以後能否保持快速增長呢?若答案是否定的話,則現在便應鎖定利潤。要注意的,是一來行業出現結構性變化,供求關係會保持健康,即使近年沿海地區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大幅放緩,但在中西部地區的帶動下,2010年至今全國固投均保持25%左右的增長。若沿海地區建設需時數十年,現在中西部接力,即至少未來3年至5年仍會極速增長,全國15%至20%應是保守假設。
至於價格上升或引來限價之說,一來水泥與民生直接關係不大,以每平米0.2噸水泥、每噸數百元計算,相對於每平米售價極低,再加上成本上漲問題應由建築商和發展商解決,要政府介入去打壓水泥廠相當奇怪,可能性有限。
海螺中建材估值仍吸引
如無意外,海螺今年盈利可翻一番,預測市盈率為15.8倍;中國建材則為11.7倍,以未來數年15%至20%的增長前景,估值吸引,問題是市場的風險胃納。由於華府將會削減開支,聯儲局很可能會長時間地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以抵消相關影響,美元急挫,資金「瘋湧」新興市場,相信水泥股仍可強勢,樂觀情况下,海螺確實可升至摩通目標價70元,而中建材則在估值折讓下,重估空間更大,亦會有不少資金追落後,但就要承受高位配股集資的風險,樂觀點可上望40元。
撰文:張兆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