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南海一號長困生鏽沉箱傳異味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27日 05:59
2011年04月27日 05: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沉睡800餘年的南宋商船「南海一號」,自2007年12月由巨型沉箱整艘打撈上水面後,發掘工作進展緩慢。由於擔心沉箱打開後會令船體散裂,當局一直在沉箱中未被打開發掘。4年過去,沉箱已生鐵鏽,船體更傳出異味,國寶級沉船的命運令人擔憂。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人員希望,當局能盡快督促進行正式考古發掘,搶救這艘珍貴古沉船。

「南海一號」是迄今世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船長30.4米,寬9.8米,承載着大批古文物。2007年12月28日,整艘「南海一號」被打撈上水,並成功搬進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水晶宮」,但至今仍在沉箱中未被打開,船身長困在近乎死水的環境中,傳出異味,恐已出現嚴重腐蝕。

長困死水 加速鏽蝕

為此考古專家近日對南海一號,進行了繼2009年之後的第2次試掘,通過在古沉船甲板面上6個探方,確定船頭和船尾位置。考古人員正草擬正式發掘方案,尋求國家文物局盡快審批。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卜工向《南方日報》坦言:「沉箱裏有味道,說明裏面肯定有微生物,但是超標多少?還要等待中山大學生科院的研究報告出來。保存在這個環境下當然是有問題的,因為古船存放的水環境改變了。雖然換水比以前多了,但『水晶宮』當初設計也有點問題。出水口設計得太小,換完整個館裏的海水要15天,這樣的水環境對古船保護也有諸多不利。」

南海一號在死水中是否已經腐蝕?卜工說:「這次試掘,我們已經感到形勢比較嚴峻。不過這還需要生化、理化的指標才能確認。」他解釋,現在有幾種情况比較棘手,首先是水環境。「按當初整體打撈的方案,我們希望在水晶宮裏類比當時南海一號沉沒地點的環境,現在顯然難以達到。現在幾乎是死水不動,雖然也迴圈,但館裏的微生物含量,以及PH值,生化、理化的指標到底超標多少,一直是疑問,所以我們現在請中山大學生物研究所,取了200多公斤水和淤泥樣本進行測定。」

其次是古船外的鐵沉箱發生了嚴重鏽蝕,沉箱浸泡在水晶宮的相對死水環境,肯定會生鏽。「原來的鋼板16毫米厚,現在我們發現沉箱發生了比較嚴重的鏽蝕,部分甚至有3至4毫米的剝落。南海一號已經上岸放了快4年,我們希望在這次試掘結束後寫成報告,結合中山大學生科院的報告,推進全面考古發掘,它不能拖延得太久了,這對保護是相當不利的。」

拆掉鐵箱子最棘手

對於發掘工作為何拖了4年,卜工表示是因為考古發掘的方案一直沒能編出,「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木質船體、鐵箱子如何保護?現在這個鐵箱子真難弄,是一把雙刃劍。當時,利用這個巨大沉箱把古船整體打撈上來,理念很好,我們不是簡單撈文物,而是把它整體打撈出來,別人撈文物,我們撈船,我們的理念確實很好。但是接下來怎麼辦?這個鐵箱子如何拆掉?現在還沒有明確的答案。」

南方日報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