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昨日在新財政年度首次賣地,推出的紅磡高山道原海關宿舍地皮,由南豐與永泰地產(0369)合組的財團,以接近市場預測上限價的15.25億元投得,折合每方呎樓面價達9934元,成為九龍區樓面呎價第5高的地皮(見圖)。
今次亦是發水比例由三成減至一成的首幅拍賣地皮,現場競投氣氛依然激烈,奪得地皮的南豐亦稱,「雖然限制發水,但當局條款清晰,大家(指發展商)都識計數。」是次地皮成交樓面呎價達9934元,發展成本料1.2萬至1.3萬元,日後開售,計入發展商的利潤,呎價會達1.5萬至1.7萬,高於同區單幢名廈「農圃道18號」現時二手呎價8500元,區內大型指標屋苑「半山壹號」平均呎價則為1萬至1.2萬元。
經歷88口叫價 競爭激烈
賣地昨午2時30分開始,開價9億元,每口價1000萬,由手持3號牌的信置(0083)代表率先承價,之後華懋、嘉里(0683)等地產商陸續加入競投,手持16號牌的南豐發展董事總經理蔡宏興,在地皮叫價到9.7億元時加入戰團。蔡宏興於進入拍賣場前,已表明今次是與永泰地產合作。
到開價至12.8億元時,場內氣氛略呈膠着,拍賣官把每口價降至500萬。由這時開始,地皮變成南豐,與手持18號牌、被視為「賣地稀客」的俊和集團(0711)的爭奪。雖然其間多番受示威抗議(見另稿)的干擾,但發展商「舉牌」意欲高,至下午3時(即開價後約半小時),經歷88口叫價後,終由南豐以15.25億元投得地皮。
南豐代表蔡宏興、永泰地產執行董事兼董事總經理區慶麟,在投得地皮後會見傳媒,兩人預計項目建築成本介乎5億至7億元,連同地價,項目總體發展成本將約20億至22億元。
地政署:反映需求強烈
蔡宏興稱,地皮作價屬集團預期之內;項目可提供約100伙,戶型2至4房,最快3年後發售。被問及屆時每呎售價會否在1.5萬元以上,蔡回應稱﹕「(市區好多新盤)現在都已經賣到1.5萬元。」
擔任拍賣官的地政總署副署長羅思善形容,地皮成交價貼近市價,反映市場對土地有強烈需求。
長實(0001)副主席李澤鉅形容「地皮(成交)價錢好」,對後市具指標作用。
仲量行:賣豪宅地火上加油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曾煥平稱,地皮規模較細,若以興建純2000方呎大單位計,只可提供約70伙,難以對樓市供應起紓緩作用,「政府拿這類有潛力發展豪宅的市區地拍賣,發展商多謝都來不及,不單難以冷卻樓市,更令樓市火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