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涉案6名男童對事件三緘其口,拒絕見心理輔導讓法庭了解事件對他們的影響。法官昨判刑時要求律政司敦促6人及其家人接受心理輔導,以免事件造成長久心理創傷。有研究性罪行男性受害者的學者指,受害者在抗拒又好奇的心情下,或會希望停留在被性侵犯的感覺內,日後或有變成同性戀、性濫交或侵犯別人的傾向。
曾與明愛曉輝計劃合作、對曾受性侵犯男性進行調查的浸大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陳德茂解釋,6名男童的反應反映出在中國社會中,男性被性侵犯除了造成傷害,也是一種侮辱,因傳統男性形像應保護女性,但當被侵犯,就連自己也保護不了。
「點解唔反抗?」加深創傷
他又認為,社工或警方對處理男性受害人欠缺訓練甚至會表現抗拒,簡單一句「點解你唔反抗?」已足可加深受害人創傷,令他們對尋求協助卻步。他建議男童或其家人可找對性別敏感度較高的專業人士協助。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