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一般機構舉辦商業講座或研討會,最怕遇到的,就是已臨近舉辦日期,卻沒有多少人報名參加。在這情形下,有些人會請來一些大學生參加,以充撐場面。
殷暉認為,這是無辦法中的辦法,不宜用得過度。因為合作的機構或贊助商可能對參加者有一定的期望,不預期會有太多學生。此外,若該講座或研討會本來是需要收費的,臨近舉辦日期才以免費招徠一班學生,會相當難看。而且,這些不需買票入場的人屆時是否出席,也沒有保證。
預早送出名額 找公關協助
他建議,若察覺有滯銷現象,倒不如預早給予各合作機構或贊助商一些免費名額,由它們來送給相熟人士。又或者,請一些公關公司或市務公司協助售票,但支付給這些公司的費用需與其表現掛鈎。至於學生,則可以半價收費作招徠(若活動需要收費)。
若是一些招商引資講座,又找不到那麼多商家出席,則可以聯絡一些私募基金經理。因為有些私募基金經理會對這類講座有興趣,而且其電郵和電話可以在網上找到。
辦活動忌「大安主義」
殷暉曾經應某個發展中大國的領事館邀請,協助對方在香港舉辦一項招商引資活動。但他發覺,對方非常「大安主義」。當對方找他協助時,扣除掉公眾假期,原來只剩下幾個工作天。但對方卻連酒店場地和房間也未預訂,沒有想過會有租不到場地以及講者無酒店可住的風險!
此外,活動中的簡報以及該國某些部長的演辭全部都是使用該國的語文,完全沒有英文版或中文版,也未有預早聘請即時傳譯!對於吸引參加者,更是完全沒有準備和概念。幸好,在殷暉的介入後,該活動最終也得以順利舉行,還有好幾十名商人和基金經理入場。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