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廖家內鬨 民豐交易存疑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29日 21:59
2011年04月29日 21: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創辦本地老牌銀行創興銀行(1111)的廖氏家族,終於就家族公司股權轉讓正式交鋒。第三代家族成員廖駿倫於今年1月透過旗下民豐(0279)斥資5.03億元,向父親廖烈文買入祖業廖氏集團的23%股份實益權益,但惹來其他家族成員不滿,並根據廖氏集團股東39年前訂立的契約,向廖烈文收購這批股份,出價比民豐的收購價低15%,只有4.26億元。民豐主席楊梵城承認對事情發展感到意外。

收購廖氏家族企業股份突遇阻滯,民豐昨日股價未受影響,全日收報0.26元,成交不足300萬元,但廖創興企業(0194)及創興銀行股價卻雙雙受壓,其中創企跌1.7%至19.86元,創銀微挫0.5%至10.94元。

廖企創銀齊受壓

本報記者昨日向民豐主席楊梵城查詢,他表示對事件「有少少意外」。對於民豐買入廖氏集團權益的交易,會否觸礁或被迫還原,他沒有正面回應,稱董事會未討論如何跟進事件。

有熟悉交易人士稱,「事件發生很突然,並沒有預計到廖氏家族提出回購建議。」現階段未知廖烈文會否接納回購建議,也不能確定一旦廖烈文拒絕售股,其他家族成員會否挑戰民豐交易的合法性,要求還原交易。

未知會否要求還原交易

廖駿倫去年底策動接掌父親家族企業股權,將可以通過廖氏集團持股的廖創興企業,間接持有創興銀行。但他通過一家自己未能擁有絕對控股地位的細價股民豐,收購廖氏集團權益,埋下讓其他家族成員挑戰交易的根源。

契約限制股權轉讓予外人

當時廖駿倫持股不到三成的民豐,宣布斥資5億元,收購廖烈文持有的約23%廖氏集團股權。由於廖氏集團各成員在1972年簽署了契約,限制股權外流,民豐唯有先收購股份的實益權益(beneficial interests),即擁有分享股息等權利,但股份的法定權益(legal title)仍然由廖烈文持有,廖駿倫則繼續游說他家族成員,容許廖烈文的股份轉名。

不過當時有消息人士向本報透露,儘管廖烈文是把權益轉讓給兒子的公司,可以視為把身家傳給下一代,但由於廖駿倫僅持有民豐兩成多股權(經過引入基金股東後,如今更攤薄至17%),並非絕對控股,意味廖氏集團權益已外流,已違反72年契約原意。而民豐引入的其中一家投資公司VMS,盛傳與新世界發展(0017)主席鄭裕彤關係密切,也惹起「彤叔」欲沾手廖氏家族生意的揣測,讓其他成員不安。

家族成員出價 低過民豐

據了解,包括創興銀行董事總經理廖烈智在內的其他家族成員,今次就是根據72年契約,廖氏集團股權僅限轉讓給其他成員的規定,向廖烈文要求售股。而且根據契約,轉讓股份作價,應以廖氏集團所持的廖創興企業股權的市值(按最近30個交易日計算)的95%計算,因此出價低於5億元。

根據聯交所資料,民豐多次引入基金股東,廖駿倫持股已攤薄至17.6%,其他基金股東包括VMS、Penta Investment及PMA Capital等,已合共持股接近25%,「彤叔」孫兒鄭志明其後亦被委任為民豐非執董。

(明報記者鄧偉忠、李家欣、陳健佳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