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內銀股首季業績一般勝市場預期,亦有投行唱好,不過市場始終憂慮收緊銀根會影響銀行表現,昨日內銀股全線下跌,拖累恒指連跌4日,全個星期下挫1.7%。
昨天農行(1288)跌3.2%,中國銀行(3988)及工商銀行(1398)分別跌1.2%及0.2%(見表)。德銀預期今年工行淨息差比去年提升0.3厘至2.6厘,費用收入增長28%,提升今年全年盈利預期7%至2063億元人民幣,並將工行目標價提高0.5元至8元,投資評級維持「買入」。
星展唯高達表示,農行總收入比預期好,令成本收入比率提升2.4個百分點至36.9%,而且不良貸款數目及比例降低,雖然0.96厘的借貸成本較預期差。該行亦調升農行目標價0.49元至5.53元。
五一倘未出招調控 憂慮延至下周末
建銀國際研究部主管蘇國堅表示,市場普遍預期內地快將出招調控,5月的首兩個星期將受這不明朗因素影響,「就算五.一長假期不出手,市場的擔憂只會拖到下個周末。」但若真的出招了,市場反應反而可能變得正面。建銀國際預期,內地會在5月加息0.25厘。
恒指昨跌85點,報23721點,成交淡靜,共700億元。港股由3月中受日本地震災難拖累急挫後開展3星期的升浪,至4月8日的24400點水平,但其後走勢反覆向下,整個4月恒指僅升91點。
上周中港股市錄外資淨流入
內地股市五連跌後回升,上證綜合指數重上2900點水平,升0.8%至2911點。滬深B股市場亦分別反彈近2%和2%。
內地菜價下跌或對通脹有短暫紓緩。花旗表示,4月份食品價格下降幅度,超過能源價格升幅,故預測總體消費價格指數(CPI)由3月增長5.4%,微跌至4月的5.2%。不過菜價的影響只是暫時性,該行維持通脹在年中見頂,至年低回落至4%的預測。
儘管中港股市本周下跌,亞太區其他股市普遍向上。追蹤資金流向的機構EPFR表示,截至周三的一個星期,新興市場共錄得18億美元的資金流入,是連續5個星期錄得淨流入。野村證券表示,香港及內地分別錄得1.29億美元及3.17億美元的基金買入,後者更是亞太區最多。
明報記者張令陶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