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無良」帽子勿亂扣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30日 05:59
2011年04月30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被稱為「強積金推手」的銀聯信託董事總經理及行政總裁劉嘉時,是新任最低工資委員會委員之一。她以個人身分接受本報專訪表示,強積金業界至今未能估算,實施最低工資後會增加多少供款人,因當前的休息日及飯鐘計薪爭拗仍未解決。她又指出,「由月薪變時薪是制度改變,僱主要回應很正常,不可以因為他們計少了就一口咬定是『無良』。

獨基層不供 違積金原意

劉嘉時又呼籲立法會,盡快改動強積金僱員供款上下限;她並補充,業界只是執行政府制訂的強積金方程式、按法例辦事,故對供款上下限沒特別要求。對於有意見指應進一步提高供款下限,令更多基層有錢落袋應付通脹而毋須供款。劉反問:「哪究竟為何要設立強積金?低收入人士是否也要為退休做準備?若唯獨基層可不供款,是否破壞了強積金制定原意?」

對於最低工資引發的計薪爭拗,劉嘉時認為:「由月薪變時薪是制度改變,僱主要回應很正常,不可以因為他們計少了就一口咬定是『無良』。」

「我雖來自商界,但我不是以僱主身分坐在最低工資委員會;我是僱員,但又不代表我幫工會。」她說,在最低工資議題上會盡量中立,「我不是沽名釣譽的人,我希望見到社會更和諧,香港有很多怨氣怒氣,我覺得政府有困難、有阻滯,如我在政策上幫到社會、幫到人,令社會持續發展,我會全心做。」

對於財政預算案取消注資6000元至打工仔強積金戶口,劉嘉時說:「幸好政府沒注資,業界根本不想要這6000元,我們是被擺上枱,政府事前沒諮詢我們、業界亦從沒要求。兩年前政府試過注資,經驗顯示做到我們趴喺度,但又不能收費。現在政府不做,我們很開心。」

對於強積金被批回報少,劉嘉時說:「強積金是香港人拗了廿幾年後得出來的制度,法例是僱主僱員各供款5%,5%是大家的共識,不代表就夠退休。」對於基金管理費被質疑過高,她回應:「由以前幾個%到現在低至1%,其實一直在減,但減幅從來沒有人提及。」她說,很難將香港的強積金收費和其他國家比較,因香港有太多法例規管,「加上全城通脹,租又加、核數費律師費又加,為何強積金管理費要減?」

劉嘉時領導的銀聯信託,由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智思一手組成,現為五大強積金服務供應商之一。劉嘉時其他公職包括香港退休計劃協會主席、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積金局及醫管局的成員等。

明報記者 盧曼思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