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樹木辦去年7月公布全港1154棵須繼續監察的樹木清單,發現當中三分之一存在最少一項結構問題,例如腐爛、受真菌侵襲或有樹洞。事隔9個月,樹木辦網頁上載的問題樹木名單,未有全面更新檢查進展,除了註明移除的樹外,其他樹的「上次檢查日期」均為去年7月前。
該份清單亦包括500多棵《古樹名木冊》的古樹。去年12月,尖沙嘴栢麗大道一棵編號YTM/10的古樹感染褐根病,後來遭康文署極速移除,樹木辦的清單上已見不到該樹的資料,同一花槽內其餘3棵古樹證實亦受感染,大量落葉,但清單上列出上次檢查時間是去年3月,其中兩棵古樹狀况為「整體健康良好」,另一棵「呈現樹洞,未察覺明顯缺陷」,未有反映最新狀况。
長春社倡立法護樹
長春社總監蘇國賢表示,政府去年3月成立樹木辦,之後仍發生塌樹殺人事件,認為樹木辦除了改善樹木評估工作,一些過去被忽略,如適當規劃、選擇樹種、種植的處理及保養,都應加強推行。
他認為,評估方面應由具經驗的人員作有系統的樹木評估,除了古樹名木,亦應擴展到所有市區樹木,優先評估較高風險的樹,如樹齡較高、大型及塌樹機率較高的樹;長遠應制訂保護樹木法例,特別是私人土地範圍的樹,亦要監管所有前線人員的樹木管理工作是否恰當。
回應 (0)